序言 除了爱更关键的是自我

因为有自我,才能有爱情;能独立,才能有亲密关系。

很多感情关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爱”,而在于“自我”。因为自我不够真实和完整,所以无法真正地相爱;因为自我无法平和地享受独立,所以强迫性地苛求亲密、却无法拥有真正的亲密。

当感情发生变化时,你和他,你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段时期极为关键,因为这是人生的脆弱期,也是重塑你对感情的理解、重建自我的最好的时期——当感情破裂,你对自我、爱和有关人生最深的渴望与意义也都会浮现。所以越是在这样痛苦的时期,你越需要思考。而好的思考既需要知识,也需要借鉴其他人的经验。尤其是知识,知识客观而有温度,知识和经验会协助你在“重塑理解”和“重建自我”的这段时期走得更安稳、也更有效率,让你在重建自我之后变得更自在、更完整、也更强大。经历本身其实并不能让人获得经验和成长,对经历的思考和理解才是最有用的东西。

第一步:情绪急救

第二步:维持低迷期的生活效率,降低感情破裂造成的干扰——用“坦白、舍弃和启动”进行时间管理,用“主动放手”减少对前任的强迫性关注,用权力视角重新决定要不要复合。

第三步:跳脱单一的“爱与不爱”的视角,从“心理需求”的角度重新认识那段关系。

第四步:在平静以后从“心智模型”的视角来重建自我。

第五步:用心理学的视角重新看待爱与亲密关系——不再只是沉浸于浪漫之爱带来的感觉,而是认识爱、寻找爱和感受爱。

这本书既写给正处于破裂期的人们,也写给心中依然怀着和爱有关的隐痛的人们——隐痛代表着自我依然是受伤的。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男性在感情破裂后选择用事业重建自我(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这样做),事业当然是有力的,但在感情关系中受的伤,还是要在与感情关系有关的思考中重建。即使之后的人生选择单身,但对于留下隐痛的过往,你依然需要去直面和处理。

希望这本书能协助你走上重建自我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去拥抱真正的爱和亲密,这既包含你对自己的爱和亲密,也包含你和相爱之人的爱和亲密。

第1章 从崩溃中爬起来

分手后,人的心理往往很脆弱。这个脆弱也是因为关系破裂后,情绪中的自我正处在一个动荡期,几乎是一个支离破碎的自我。人们会在关系中认识自我,关系就好比人们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于是当关系破裂时,镜子中的自我也变得支离破碎,你甚至可能会看不到那个完整的自我,因为镜子破碎了,镜子中的自我也就变形了。

这时,你的自我亟待你努力去引导和拼凑,也就是重建。如果重建得不好,一个人对自己、爱情、关系的看法很容易走向消极的一端,不再相信自己,也不再相信爱情和他人,这会让人错失未来原本可以拥有的幸福。

人要走长路,先要做好准备。但分手后的自我好比刚受伤的身体,你需要立刻做的是防止伤口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对伤口进行包扎。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会先带着你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而这一节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先停止你对自己的伤害。

精神上的痛虽然如此煎熬又如此复杂,它明明是强烈的、极致的痛,但是因为语言本身的限制,即使你把正在承受的痛苦说了出来,你能表达的痛苦往往不及真实承受痛苦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于是,这份痛苦变得十分孤独。你正在体会这份痛苦,却无法让别人理解和懂得,而且很有可能你只是体会到了痛苦,但你自己也不懂为什么这份痛苦如此深刻和复杂。精神上的痛苦,无形、孤独,却十分剧烈。这种无形和孤独让人十分恐慌,因为你不知道它会不会变得更加激烈,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能停止,停止了以后又会不会卷土重来?这会引发你对失控的恐惧。

当一个人自己伤害自己时,他其实会获得一种掌控感,既因为这个痛的产生是他自己主动创造的,也因为身体伤害的愈合有自然规律,他知道这个痛什么时候会愈合。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遭遇精神痛苦时,会进一步伤害自己的身体,既因为他的情绪失控了,也因为这能带来理解和掌控感。

归根究底分手带来的愤怒都是因为爱曾存在过,正因为爱得又深又激烈,才会在分手时遭遇同样激烈的痛苦和愤怒。虽然分手伤害了你,但只要你爱过,当愤怒的心情平复下来,你一定希望自己不曾伤害过爱你或你爱过的人。当然,有些分手带来的愤怒是因为分手包含了背叛,人会天然地对背叛感到愤怒,会想反击。我想要告诉你的是,你始终有机会反击,而且等到你更强大以后,你的反击可能会更有力,所以不要着急。

  • 亲密关系的破裂会带来自我认知的动荡,而动荡期是重建自我最好的时机。
  • 自我伤害其实是我们在表达痛苦和孤独感的结果,也是我们在失控中寻找掌控感的行动。
  • 愤怒本质上是一种警告外界和保护自我的情绪。
  • 愤怒是自我的一部分,不要舍弃,要留下愤怒,并且建设性地使用愤怒带来的力量。

分手或感情出现破裂以后,还有一个和愤怒同样伤人的情绪便是羞耻感,或再加上愧疚的感觉——羞愧感。

我们假设两个人是正常分手的(不正常的分手可能包含长期的语言暴力或分手前的谩骂和诋毁等),一些人在分手后感到难过,觉得“他不爱我了”“他离开我了”,这两句话在某种程度上都在反映客观事实,而事实的确让人伤心、遗憾和痛苦。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所欠缺,都会有不足和不够好的地方,一些低自尊的人认为的“不好”,很可能只是所有人都有的“不完美”。

感情的起起落落与开始结束一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刹那的心动也好,爱的突然或日益消失也好,这些事和“好不好”关系很小。

分手和你是否有价值或是否足够优秀没有关系。

你的自我价值感始终在你的手中,和是不是有人爱你、是不是有人离开了你没有关系。

怨是什么呢?就是你认为他原本可以不做那些事但他做了,或原本可以做到一些事,但他没有做。

悔是什么呢?就是你认为自己原本可以不做那些事但你做了,或原本可以做到一些事,但你没有。

在所有深度联结和感情互动的关系中,怨恨和悔恨都太容易发生了。

因为深度联结意味着敞开,而敞开意味着伤害会更容易发生。在感情关系中,我们都会受伤。有时是有意的伤害,比如因为偏见、生气或想让你注意到他;有时是无意的伤害,比如因为焦虑、不安全感、忙碌或单纯的忽视。

于是,当两个人在一起时,可能开心快乐是双倍的,但有时一个人的煎熬也会变成两个人的煎熬。

我们常常以为爱情可以安慰我们。当我们直白地袒露自己的焦虑、害怕和担忧时,爱我们的人的确会安慰我们。但是,每个人的焦虑、害怕和担忧常常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指责、埋怨和冷战等,这时如果对方没能觉察到这些表面行为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便感受不到你脆弱的、正在寻求帮助的内在,只看得到那正在飞舞的刀光剑影。

而悔恨呢?悔恨是对自己,悔的是自己对对方造成的伤害,或是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一个人会悔恨,也一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毫无值得理解或谅解之处。

怨恨和悔恨都代表在乎,只是它们都是具有伤害性的在乎的方式,你要用建设性和成长性的方式去看待——试着去理解和谅解,哪怕只是理解。有些理解最终会带来原谅和宽恕,有些理解会带来彻底的绝望和死心,无论哪种结果都是在消解这份怨恨与悔恨,终止内心因过去发生的事实而承受的煎熬。

那么,什么是理解呢?原原本本地弄清双方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了伤害彼此的境地的。试着问自己或对方以下这些问题,如果问不了对方,就试着自己替对方找答案。

伤害发生前的那些日子,你在经历些什么,那些人和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想法,尤其是让你产生了哪些变化;在伤害发生的当天,造成伤害的事件是你临时起意还是预先计划好的,如果是临时起意,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样行动,如果是预先计划好的,又是因为什么选择在那天行动。

  • 第一个问题是,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即使你无意伤害对方,但只要对方观察你更长久的生活状态和你当时所处的状态,伤害就几乎必然发生?例如,一个疲于生活、压力很大的人,对亲近之人的忽视与情绪发泄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如果的确是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份伤害并不是针对我们的;也可以知道,不从一段时间而从整个人生来看,这份伤害只是一份人生积累或是命运的偶然导致的结果,并不存在靠一时意愿可以改变的可能性。想象中的“应该”版本其实不存在。 这样想会让我们放下对改变过去的执念,有些改变要发生,几乎需要把整个人生都回顾一遍,不只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日子,还有更早的、彼此各自出生以后的日子,甚至需要彼此重新形成新的性格、思维和感情观等,真的这样的话,你就不是原来的你了吧。
  • 第二个问题是,伤害是不是故意的,对方是不是根本不在意你的感受?他是故意用伤害的方式达成他自私的目的,比如让你完全服从他。通常,当人们明白这一点,怨恨中的“怨”就会消失,会留下更纯粹的“恨”。怨是因为对对方仍旧怀有期待,当不再怀有期待、怨恨只留下恨时,我们要做的便是减少恨意对生活的破坏,增强自己的行动力。

消解怨恨一直是比较难的,放下在乎和期待的关键在于,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或对方所做的伤害或是偶然(伤害并不针对彼此,而是各种机缘巧合下的结果),或是必然(伤害的种子早就埋下,几乎无论怎么样都会发生),如此便能放下将事实改变成“应该”版本的执念。

需要注意的是,你所悔恨的过去很可能是对方心里的一根刺,是他或许想远离、依然很气愤的过去。

你即使满怀歉意地道歉,也依然有可能被误会、指责甚至谩骂等,也有可能对方会告诉你他不想听、他永远不会原谅你,或他已经不在乎了。这时候,你要提醒自己,如果你只是想消解自己的悔恨感,对方没有义务去配合你。而如果,你想消解的是对对方的伤害,那么尊重对方的意愿是更重要的事。如果对方需要的是和你拉开距离,那就努力给对方他想要的,而不是把你的道歉强加给他。

总之,当我们怨恨和悔恨时,我们的确改变不了过去,但我们有机会接纳过去,改变现在和未来。

感情关系越是深刻,彼此越是敞开,伤害也越难以避免,而这些伤害带来了怨恨和悔恨。

  • 判断怨恨和悔恨的对象是伤害行为本身还是伤害行为的结果,行为是一个人的行为,而结果是两个人共同造成的结果。如果你所怨恨的、悔恨的是结果部分,你依然拥有主动性。
  • 对于怨恨,发挥主动性去改变结果。
  • 对于悔恨,道歉并尽力弥补,记得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意愿。

一段关系破裂时,我们还有朋友。与父母听闻分手后的担心、生气、埋怨和指责相比,朋友似乎能帮我们更多,因为他们既关心我们又不会过度关心我们。

而且一段关系结束了,生活中就常常会多出很多空闲时间。在空荡荡的时间和空间里,我们突然无人依靠。周末想有人陪的时候,夜里想有人一起取暖的时候,压力很大又想哭又想骂人的时候,那个他不在了,但朋友依然可以成为在身边或在手机屏幕对面的那个他。

更重要的是,爱情的结束和关系的破碎可能会让你猝不及防地变得不再“完整”,好像灵魂忽然丢了一半。分手时,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爱人和爱情,还有那个在爱情里的自己、爱人眼中的自己、曾经被爱着的自己。这时的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往往是迷失的,自信也会变得不再有底气,行尸走肉是悲伤的外在表现,天旋地转是内心深处正在发生的事。

  • 朋友可以帮我们找回一部分的自己。
  • 但如果求助的朋友不适合,便会造成二次伤害。
  • 你的朋友无论在思维习惯上是感性还是理性的朋友,无论在思考角度上是照片式或全息式,都能在分手后为你提供帮助,你要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朋友。

用这几个不费力的动作,让身体先走出痛苦

分手以后,身体的痛苦丝毫不亚于心里的痛苦,而且身体上的痛也是一种切实的感觉。比如,悲伤、难过带来的心脏痛就是真实的。

分手后最让人感到挣扎的莫过于触景生情,所以人们总用旅行来治愈分手的痛,因为一个陌生的地方可以避免触景生情。

失眠和抑郁常常相伴而生,而且彼此的互相作用会使两者都变得更严重。

但是不要勉强自己。分手后有两种做法都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一种是放任自己,一种是严苛要求自己。严苛要求自己的人会不管自己是什么状态,该做什么就是要做什么,看到饮食很重要,就不管自己想不想吃,哪怕逼着自己也要吃下去。

心灵受伤时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觉得只要自己意志足够坚定、心理足够强大,就可以像伤害没有发生过一样生活,自己可以像以往一样要求自己思维和行动,要求自己没有任何一丝退步和懈怠。

我们的人生归根究底是记忆,是记忆中的各种片段和故事。分手后我们很容易封闭自己,即使人的表面行动是工作和社交,心可能也是封闭的。

  • 心灵的痛会带来真实的身体上的痛。
  • 烟酒可以暂时转移和麻痹痛苦,但长久来看,它们会给大脑和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 主动制造陌生感可以抵御分手后的触景生情。
  • 晒太阳、运动和健康的饮食对心灵和身体的恢复都很重要。
  • 好的故事能让你看向外部的世界,还能让你与你的内在小孩联结。

第2章 先要继续生活

低迷的时候,如何维持效率

当感情中的裂缝暴露在眼前时,在突如其来的冲击感后便会体会到各种激烈的情绪。这是一种从心底涌出的、难以抑制的暴发,有的人暴发的表现形式是吵闹,有的人是报复性消费或暴饮暴食。其实从积极视角来看,这是在彰显一个人的主动性和暴发力,只要这份力量转化得好,不管生活遭遇了多大的打击,人们都有机会前进和重建。

与火焰般的激烈情绪不同的是,悲哀、悲凉、悲伤、哀伤、绝望等情绪都让人变得安静又低迷。看起来他已经平静了,别人都以为他放下了,但很可能只是充满活力的他消失了,并不是放下了。

简单地说,想要在低迷的时候维持效率,有三个关键词:坦白舍弃启动

第一个关键词是坦白。

坦白是说,当你低迷时,试着对父母、对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坦白你正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最近这段时间我遇到一点感情上的问题,事情本身已经结束了,只是我的状态还不是很好,需要调整一段时间。但是有什么事还是可以直接告诉我,我也会继续努力把手上的事做好,只是可能会需要你们的帮助和包容。”

坦白的作用是什么呢?作用是即使你对他们的态度和与他们相处的方式有变化,他们也知道这是你自身状态的结果,而不会觉得你是在针对他们。这会为你减少很多这个时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个关键词是舍弃。

如果说生活、学习和工作是背着背包踏上一段旅程的,状态好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背上更多的水、食物和其他东西,也许可以在走向目的地的过程中再做点别的事,但是当你状态低迷时,你要做的是减轻背包的重量,尽可能减少沿路需要耗费的力气,寻求合适的外力上的帮助,然后直接走向目的地。

正因为状态低迷,所以才要把有限的精力都用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其实第一个关键词“坦白”的根本目标也在于减少人际交往需要额外消耗的力气,并且从人际交往中争取获得帮助的可能性。除了人际交往,你也可以从互联网等其他的渠道获得资源。

我还要和你分享一个心得,在你不断舍弃的同时,有些事和有些人反而要拿来。什么样的人和事呢?会给你力量的人和事。不论是你心心念念的愿望,还是你的兴趣爱好,又或是一位很久不见的老朋友。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事,并且一点点落实行动,是一件既幸运又对现状很有助力的情况。

第三个关键词是启动。

其实,你想要在低迷时依然维持效率,说明你对自己有要求,并且是比较严格的要求,这是一件好事。只是当要求和状态不匹配时,以前合理的要求就会变成一种苛求,苛求会带来压力和失望,这无益于状态的恢复。

我想告诉你的是,即使状态低迷,你还是想要做到优秀甚至是完美,这份自我要求很可贵也令人赞叹。但是你有一生去达成这份优秀和完美,暂时的休养生息从长久来看,对未来的优秀和完美是有益的。

而且,当你关注“如何在低迷时保持效率”这个主题时,意味着事实告诉你,这个阶段很难像以前一样追求优秀和完美。你可能会因此恐慌或责怪自己变差了。

但我还是想用身体状态的变化举例,当身体在处理完劳累的事务后,疲惫与低效是很自然的事情。精神状态也是这样,经历了情感上的冲击后,精神上的疲惫与低效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不是你的不足,而是所有人类的自然状态。

为什么你需要知道这些呢?因为在低迷时,有时候伤人、扰人的不是你的实际情况,而是你对自己的评价和指责,列举以上这些内容,其实是希望你对自己更宽容一些、更温暖一些。

当你看向很远的远方时,低迷的你可能会想休息。但如果你只是需要踏出一步,那你只要抬起腿往前迈一步就是成功,这样你就会有信心、有力气去完成这一步。

最后,我想再次提示你的是,一定要先舍弃再启动,低迷的时候,舍弃比启动更重要。

  • 状态低迷的时候,效率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不必苛求自己。
  • 环境友好的情况下,适当地向周围人坦白自己的状态可以为自己减少人际摩擦。如果有孩子,向孩子坦白可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 正是因为状态低迷,所以要舍弃不必要的任务,集中精力去做重要且必要的事。
  • 最小启动可以让你毫无心理压力地迈出第一步。

如何应对“一个人”时的不安全感与恐惧感

大部分没有安全感的成年人都有一个缺爱的童年或一段毫无防备便遭到伤害的恋情,这些经历都会减少我们在感情关系中的安全感。

很多研究发现,小时候的依恋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会一直延续到成年时代。成年以后,这3种依恋类型的人们在感情关系中分别会有这样的感受:

  • 焦虑型和回避型的行为表现,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掌控感。
  • 要增强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就要增强独处的能力、应对亲密关系中的各种情况的能力,以及对于自我和对方的了解。
  • 单身歧视正在阻碍人们以追求幸福为动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 无论你是否正在被爱,你的价值不会发生丝毫变化。

总是忍不住关注前任或前任的现任怎么办

不论是主动分手还是被动分手,分手后还是忍不住关注对方是不少人都在悄悄做的事。得知对方有了新的恋人,可能也会去看看他的现任是怎样的。

过这个界限在哪里、有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其实完全由你自己决定。只要你觉得“不管如何忍不住关注”都不是问题,那它就不是问题,不必强加给自己一个问题。

分手后,我们突然变成了孤身一人,这个转变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的难熬。即使分手前无数次觉得这份感情带给自己的只有煎熬,或无数次幻想分手后会迎来一身轻松的自由,但直到真的分手后,我们才会发现分手后的生活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

分手后,没了那些煎熬,曾经彻夜打电话的夜晚、寒冷时紧紧挨着彼此的约会等平淡又甜蜜的恋爱画面便会涌入回忆。这时候,对方不再是那个讨厌的前任,而是那个寄托了这些美好过往的前任。我们在忍不住关注前任时,其实是在留恋这些美好。我们甚至可能会忍不住去想,要不要复合,以为复合了就能找回这些美好。

恋爱时的煎熬是真的,煎熬让我们讨厌这段感情,于是选择分手。

分手后的怀念也是真的,怀念让我们想要挽回,或至少是保持联系,因为当联系切断,这些过去的美好与怀念会突然无处安放。

忍不住关注对方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怀念,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能够通过过去的恋情认识自己。我们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看错”对方,想知道自己的独特性和付出有没有在对方身上留下印记。我们在关注前任,或关注前任的现任时,其实是在验证自己过去的看法是否正确,是在寻找自己影响力留下的痕迹。毕竟,我们都希望自己深刻影响过相爱的人,这是爱情带来的很自然的希望。

关注前任或前任的现任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在关注自己。这也很正常,我们都会在重要的人眼中和生活中寻找自己。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内心对“有没有看错对方”“有没有在对方身上留下印记”这两个问题有了答案,并且答案趋于稳定,即不再依赖现在的观察和判断时,你也会减少对前任的关注。

  • 分手后对前任的关注是感情关系结束后十分自然的反应,当这种关注对你而言确实成为了困扰时,你才需要改变。
  • 分手会让过去的美好重新变得瞩目,这是因为那些真实存在的煎熬随着分手“消失”了。
  • 我们会在过去的恋情中寻找自己,寻找自己存在过的印记和自己对对方的影响力。
  • 意志力的确可以影响行为,但是,在感情强烈的人和事上,意志力很容易失效。
  • 在改变行为的时候,我们要利用大脑对刺激的偏好和对无聊的排斥本能,在顺应本能的基础上让行为自然地发生改变。

想要复合,如何挽回

  • 印象管理:当对方想起你的时候,对你持有正面的看法。这个印象包括3个维度,即过去的你、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
  • 目标管理:把你的目标变成你们的目标。你要挽回他,这是你的目标。你们要复合,这就变成了你们的目标。
  • 期待管理:人总是会主动去做自己期待的事情。所以,如果你能把两个人在一起变成他的期待,那么他也会一起付出努力,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的大。

但是在分析如何复合前,我想先谈谈你为什么要复合?

有一些人想要复合是因为他不适应分手后的日子,觉得一个人无所适从,又回想起过去恋爱时的美好,就有了复合的想法;

一些人想要复合是因为不甘心,觉得对方离开自己是对自身魅力的低看,是说明自己在这场爱情中输了,只有成功复合,才能重新证明自身魅力,赢回这场爱情的争斗;

还有一些人要复合是因为觉得自己无法遇到更好的人了,分手后兜兜转转,猛然发现过去的他其实还不错,虽然当时对他很不满意,现在也依然不满意对方身上的某些地方,但与其他人相比,他着实已经算不错的选择了。

还有一些人要复合是因为看到前任在和新对象暧昧,突然间觉得自己即将完全失去他,在这种感觉下做出了要争取复合的决定。

你看,每个人想复合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和理由,这个动机和理由不一定是爱和感情。而基于上面这些理由复合的人,重新在一起之后能不能真的亲密、幸福又存在很大的未知数,如果两个人没有切实地发生改变,大概率依然会发生和以前类似的矛盾和问题。

好的复合理由是什么?

  • 是你在分手以后意识到他身上有很多你真正欣赏的地方,他是你真心想要在一起的人,你想到以后在一起的日子就感到满足和期待。
  • 回头看看过去你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很多不愉快和误会都是因为彼此的相处方式和沟通方式不够好,只要双方提高相关的能力,就可以解决那些不愉快和误会。好的复合理由是对方是你想要的恋人,以及你觉得两个人重新在一起以后,你们不会再重复之前从亲密到分手的过程。
  • 当然,如果你是对方想要争取的那个复合对象,你还要试着辨别一下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坏的动机是自私的,是为了成就他自己;好的动机是出于爱和期待,是为了你们两个人的幸福。如果是出于坏的动机,你们复合以后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
  • 另外,如果你放弃一些东西,其实复合会非常容易。
  • 放弃什么?放弃对平等关系的追求。

这种放弃当然和真正的幸福背道而驰,即使重新在一起也会受不少委屈并感到压抑。但确实会有一些人太想要复合了,于是不断放低姿态,低到尘埃里,以为牺牲会浇灌出爱情的花朵,但最终往往事与愿违。

千万不要放弃对平等关系的追求,不要哀求对方复合。一旦复合变成“求”来的,你们的关系就容易变成权力取向的亲密关系。

权力取向的亲密关系是什么?心理学上把亲密关系分为平等取向和权力取向两种。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是什么?是经济地位吗?或是外表的好看程度吗?都不是。是两个关键词:改变和抵抗。改变对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来适应和满足自己的要求;抵抗另一方施加的有企图的影响。权力大的一方就是在不停改变对方的同时,自身丝毫不受影响,也不发生任何改变。

权力大的这一方在亲密关系中会有怎样的表现?通常有三个特点:

  • 第一,他追求自身的强大,无论是内心的还是物质的,伴侣是他达成目标的资源和工具。他并不关心伴侣的目标是什么,只有在伴侣的目标与他的目标有关或有助于他自己目标的达成时,他才会顾及伴侣的目标。
  • 第二,他追求伴侣的听话和懂事,这会让他快乐。伴侣的自身意志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伴侣能不能理解和执行他的意志。
  • 第三,他自己从来不肯低头。当伴侣反对或质疑他时,不管理由多么合理,他都不会接受,始终坚持自己的话语权。

你可能也意识到了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权力取向,权力越大的人话语权越大。而弱势的那一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自主权。这种关系是具有伤害性的。

看到这里,如果你有点怀疑分手前的亲密关系属于权力取向类型,或担心复合后的关系会是权力取向类型的,除了上面所说的表现,在亲密关系中还有个判断方式,就是看你们之间的亲密行为,尤其是性行为。

是谁决定今天要不要进行性行为?是一个人说了算,还是两个人说了算?如果总是一个人说了算,那这个人就是权力大的那一方。

是谁决定性行为的时候要不要采取避孕措施?是会主动采取,还是需要另一方事后自己进行补救?并且这样的补救要发生很多次?总是要补救的这一方,就是权力小的这一方。

权力大小和依赖程度是相反的。

越依赖对方的那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权力越小。这就是为什么想要挽回时尤其要避免权力取向的形成,因为努力挽回的这一方看起来更依赖这段关系,如果这种依赖延续到了复合以后的关系中,对方的高权力感可能会被唤起。

所以,我希望无论如何,你都要避免一段权力取向的关系。即使你是权力大的这一方,一段不平等的关系也无法带给你真正的爱和亲密,因为人总是想要平等地爱与被爱。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是想复合,那我们来具体聊聊上文挽回对方的三个要点,即印象管理、目标管理和期待管理。

人在刚刚分手后的那段时间,会进入一个自我保护期,巨大的改变之后人首先会想要完全摆脱过去的一切,这不是因为和对方还有爱或感情,而是因为改变产生消耗和疲惫,所以我们需要休息。这时候,如果一定要与对方复合,只会让对方躲得更远。那具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至少要等到你平静下来,不再那么疲惫,重新感受到自身的活力以后。

印象管理是什么?

是重新建立你在对方心中的印象。你们分手后,你想复合时对方却在犹豫,这意味着两点:

  • 他对你的印象让他想分手
  • 他对你的印象让他不想复合

这两句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你仔细往后看。对过去的你的印象带来了分手,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你的综合印象让他不想复合。其中,对过去的你的印象是最主要的。

所以,你要改变他对过去的你的印象。但过去已经发生,怎么改变呢?你可以增加新的线索和看待角度。比如,他认为过去的你对这段感情不够重视,你要让他知道他只从比较明显的角度,比如只从是否赠送礼物来判断重视程度是不全面的,还要以其他角度为判断依据,例如你为他做出的性格改变等。总之就是找到他对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他依据了哪些线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增加这些线索,重新为他梳理判断过程。如果有机会见面聊自然是最好,但记得一定要保持“我只是和你聊聊过去”的平静态度,不要让对方感到你要改变他或驱动他去复合,不要给他压力。

现在和未来的印象管理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展现真实的你自己。为什么不是展现最好的自己呢?因为复合是为了长久地在一起,只有在真实的你可以吸引对方时,你在长久的生活中才能始终保持吸引力。

接着我们来看目标管理。

现在回到目标管理。很多人在挽回时总是拼命表达“我爱你,我想和你在一起”,却忘记真正重要的是对方的意愿和目标,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和你复合能满足他的需求,并且只有和你复合,才能更好地满足他的需求,拼命表达我爱你很可能会让对方只感受到你的自私和你施加的压力。

什么意思?意思是他可能会觉得不论是单身还是和其他人在一起,都比与你在一起更好。这时,为什么和你复合是他最好的选择?这个问题你首先要说服自己,然后再去说服对方。

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的时候,如果你真的爱对方,那就应该让对方静下心来自己做选择。

现在我们来看期待管理。

挽回的过程如果做得不好,会让复合变成一个人的独角戏。即使最后对方答应复合,以后你回想起复合的过程,也只能体会到那种与当初恋爱前两个人共同努力截然不同的艰辛和不安。

更好的复合过程是,对方也渐渐做出试探和努力,他意识到了你的美好,也看到了你的真心,他知道你还喜欢他、想和他继续在一起,他也有点想和你复合,他甚至有点担心你会突然改变心意不再努力复合。

这个“担心”是重点。怎样唤起他的担心?首先,一开始说的平等关系的态度至关重要,你要让他明白你是因为平等和幸福才想与他复合,如果这段关系总是需要你委屈和妥协才能维持下去,放弃也会成为你的选择。如果你选择放弃,并不是因为不爱他,而是因为你知道即使你们在一起,只要他不爱你,不做出努力,你也不会幸福。

其次,让他知道你是自由的,而且你也有其他选择机会。怎么展现自由?展现分手后你生活中的精彩之处,让他看到这些精彩是你主动创造的。至于其他选择机会,这点做起来要谨慎,因为尺度很难把握,怎样算是谨慎呢?就是你让他知道你也有别的追求者,但你只给对方公开接触的机会,例如聚餐等,而没有给对方私密相处的机会。

不要主动向对方展现这些,要让对方不经意地看到。人在受到压力时会更想躲避,所以要减小压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消除对方的压力。

基本上,到这一步,复合的可能性已经提高很多了。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爱情有时候还是需要一点缘分。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心理学中的心血辩护效应(Effort Justification)会在复合过程同时对两个人发生作用,这个效应是指:“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得越多,就会越喜欢它”。

个人在一段感情中主动付出得越多,就会越在意这段感情,也会越在意对方这个人,这就是为什么在努力复合时,要尽可能让对方也投入时间和精力。

但我想提醒你,当你努力复合时,你也在不断地付出,对复合的态度也会更坚定。这时候你反而需要时不时停下来问问自己,复合依然是你真心想要的结果吗?是因为付出得越来越多,在“心血辩护效应”的作用下变得更想复合了,还是你真的觉得复合会让你更幸福?

如果你是因为舍不得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那么我希望你明白,你的现在和你的未来是最珍贵的,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你应该追求你真正想要的现在和未来。

但如果你的确觉得复合会让你更幸福,我也衷心祝愿你在这条复合的道路上,最终能收获长久的亲密和幸福,加油。

  • 挽回对方有三个要点:印象管理、目标管理和期待管理。
  • 怀着良好的动机争取复合,才能获得真正的亲密和幸福。
  • “求”来的复合很容易让感情关系变成权力取向的关系,这会成为双方的煎熬。人总是想平等地爱与被爱。
  • 挽回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和尊重对方的需求与意愿。
  • “心血辩护效应”下,双方都付出更多会让彼此都更期待复合。

如果你想要复合,你可以觉察一下自己的复合动机,是好的动机——为了两个人的幸福,还是坏的动机——因为不甘心等?

一直放不下怎么办

其实不是一定要放下。

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不那么美好的过往恋情,如果只是偶尔在心里想起,哪怕是时不时就会想起,只要对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是有助益的,那可能继续保持原状也是一件好事。

比如,曾经有人仿佛你是他的全世界那般爱你,虽然你们因为各种原因分手了,或那时还不成熟的你做了一些伤害对方和彼此感情的事。当你回想起这样的过往时,无论你是怀念还是懊悔,只要它能带给你温暖的感觉,能带给你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那就未必需要放下。

再比如,恋爱的时候,一些人会忌讳另一半还“想着过去”。其实想着过去不是什么问题,过去本来就是现在的一部分,无数个过去造就了现在的自己。但如果“想着过去”并没有让他变得更好,也没有让他更投入当下的生活和感情,那才意味着这是个需要沟通商议的问题。

放不下过去的人,很大程度上也不憧憬未来。与过去相比,他认为不仅现在是黯淡的,未来也是黯淡的。

所以,当你放不下过去的美好时,你更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我对于未来没有想象和憧憬?怎么做才能唤起我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

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很有难度的人生问题,任何人想要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很多时间和思考,如果你一时找不到,不用着急,慢慢地读下去、慢慢地找,带着这两个问题去生活。也许你会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候,感受到心里的那份想象和憧憬。

除了情绪,人们在分手后很难迅速改变的还有各种习惯和各种印记。

习惯的改变并不那么难,只要生活在继续,只要生活本身发生变化,新的习惯终究会渐渐养成。我们可以依赖生活和时间本身的力量改变习惯。

难以改变的是印记。

电影《春娇与志明》里,余春娇在和张志明分手后,与新的恋爱对象相处时,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新的恋爱对象欣赏的她其实是和志明在一起后的她。她在别人眼里闪闪发光的特别之处,也是她和志明在一起时,志明在她心里闪耀着的特别之处。

也就是说,别人喜欢的她,就是她喜欢的张志明。别人越喜欢她,就越是在提醒她,在她心里的张志明有多么值得喜欢。后来她哭着和新的恋爱对象道别:“我很努力摆脱张志明,最后我发现,我成了另一个张志明。”这种放不下,几乎已经刻在了骨髓里。

只要两个人深深相爱过,长久相处过,分手后身上有这种印记几乎是必然的。因为相爱总是包含彼此相融的过程,这种融合深入灵魂。

如果印记的提醒让你痛苦,该怎么办呢?

像春娇这样,因为她爱过,也还爱着,不自觉地在自己的生活里继续和自己爱的人相融合而形成的印记,几乎无法完成去除。这就好像我们无法通过努力爱上一个人一样,我们也无法通过努力不爱一个人。你只要还爱着对方,身上存在这种印记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如果你还爱着对方,那么就试着带着印记去生活吧,就算因此想起了过去的那个他时依然会感到难过,也试着带着难过去生活。

有时候,伤人的、阻碍人放下的并不是印记本身,而是我们对印记的评价。当你对印记的评价中性又自然,看待这些印记像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潮起潮落一般时,你或许就能带着这些印记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过还有些印记和春娇这类的印记不一样,还有些印记是“疤痕”,比如,背叛留下的恐慌和不信任、长久的打压留下的自我怀疑和不自信等,这些印记与过去的经历有关,更与我们对人、对感情的认识有关。这些印记对人的影响不只体现在对现在的生活的干扰,还体现在当你想要再一次投入感情时,这些印记会让你隐隐作痛,也可能会让你在某些相似的情境中再次被重创。

疤痕的处理方式和爱的印记不一样。只要你放下评价,顺其自然地投入生活,爱的印记的影响就会降低。

而对于疤痕,你必须直面它们,仔细检查这些疤痕下有没有隐藏的伤口,找到这些疤痕留下的原因——或许是一段恋情,或许是更早以前的人和事。然后试着通过努力重新认识疤痕发生的过程,找到消除疤痕的方法,或找到带着疤痕生活的方式——至少让自己不再因此感到悲伤、痛苦。

直面疤痕和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提问一样,是难度很高的事情。人们对疤痕的第一反应总是遮挡和掩藏,因为它们并不美丽。但我想告诉你,它们同样是我们的一部分,你可以通过努力让这些疤痕开出一朵花,或变成你独一无二的生命图腾,提醒你人生中什么才是更重要的,激励你为自己的人生意义而活。

在我们度过感情破裂后的最艰难最动荡的那些日子后,是时候去重新认识过往的爱情和感情关系了。

  • 过去是我们的一部分,不是必须要放下。我们要做的是,让过去对现在产生积极的影响。
  • 人们之所以放不下,有时是因为想要改变过去,有时是因为想要逃避现在。
  • 如果他总是怀念过往,那他很可能是对当下感到失落,并且相比现在和未来,过去更能给他积极的自我感受和评价。
  • 只要相爱过,留下印记几乎是必然的,我们可以带着这些印记继续生活。但如果留下的是疤痕,就要直面并且检查和处理伤口。

第3章 寻找真正的真相

他爱过我吗?他为什么要离开我

分手前后,无论是哪方提出的分手,只要是彼此都曾真心付出过,彼此常常都会问对方:“你爱过我吗?”或问自己:“我还爱他吗?”

当然,心理学家们也对爱提出了很多观点,其中最广泛的莫过于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爱是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什么?激情就是那些所有让你辗转反侧、心动不已、有时候甚至是嫉妒痛苦的感受。很多爱在最初都有激情的成分,这些激情让人欲罢不能。亲密是什么?亲密是两个人在一起,彼此都觉得温暖又安全。承诺是什么?承诺既是刚在一起时他说他爱你,他要和你在一起;也是在一起后,他为你做的一切和与你一起计划的将来。

所以,如果你还是要问:“他爱过我吗?”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们之间是不是有过激情、亲密和承诺。

只是,除了激情、亲密和承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与核心,就是他是否了解你,以及你是否了解他。很多亲密关系缺少的不是激情、亲密和承诺,而是了解。相爱一定要相互了解,不然我们爱的就是想象中的对方和想象中的爱情,那不是真正的爱。

有些时候我们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方。亲密关系中有一种现象叫“假性亲密”,什么是假性亲密?就是两个人虽然待在一起,有心动、有陪伴,也有规划将来,但似乎总觉得两个人之间隔着一些什么,总觉得有时候彼此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把你当恋人,却不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他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不知道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又讨厌那些、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等。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很多人直到分手时都未曾真正了解过对方。

真正的了解是什么?是懂喜怒哀乐背后的原因,是懂那些重要决定背后的原因。

比爱更难的是懂得。彼此相爱,彼此懂得是爱最好的样子。

所以,如果分手后,你能多问一句:“他懂我吗?”或“我懂他吗?”可能你会更容易找到你的答案。

因为虽然与爱相关的理解和理论有很多,但只要你觉得爱过,那就是爱过的。

分手以后,激情或许还在,但亲密和承诺都不完整了,很多人分手后之所以念念不忘、纠葛难断,都是因为依然想要拥有亲密中的温暖和承诺中的“在一起”。但是只要是分手了,即使拥有暂时的温暖,这种亲密也失去了安全感,因为彼此随时可以离开;而没有承诺的“在一起”也就无须有未来的打算,彼此不仅随时可以离开,在人生的选择上也不再是“为了我们”。

所以,分手后,不管怎么样,爱都已经不再完整。

为什么他要离开你?关于这个问题,我要带着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不再从爱不爱的角度,而是从“为什么”的角度。离开是一个决定,也是一个行动。我们要做的是一起探寻一个决定和行动背后的“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在心理学上叫动机

什么是动机呢?简单来说就是他为什么这样决定和行动,动机指向行动后的目标。也就是说,你要想明白他为什么离开你,只想过去是没有用处的,你要想的是现在和未来。离开你以后,他现在正在做什么,未来又想做什么。

总的来说,如果想知道他为什么要离开你,你需要关注他通过分手这个决定和分手这件事消除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更清晰明了的表述就是,他满足了自己什么需求。

需求是什么?是需要加渴求。

是当初相爱时,他需要并渴求着的你的回应、你的陪伴,还有那些快乐与惊喜;也是现在分手时,他需要并渴求着的安宁,想要消除的相爱时的痛苦和不安,或需要并渴求着的自由,想要消除的束缚。

所以,爱和被爱是亲密关系中最大的需求,而其他的各种需求则因人而异。

但只要有人想要分手,那一定因为是“继续在一起”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分手才能给他满足需求的机会。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你可以试着想想,去找到当初你们的相爱是满足了彼此什么需求,如今分手了,又在满足彼此什么需求。

分手不一定是因为两个人完全不再相爱,但分手一定和需求的变化有关。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需求满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就算我对他的了解有限,他也可以告诉我他要什么,我给他即可。我爱他,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什么都愿意做。

需求满足不是一个如此简单的过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对双方的要求都很高,需要两个人的默契配合。

我们来看一下需求满足的四个环节:

  • 产生需求
  • 表达需求
  • 识别需求
  • 回应需求

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方面做得好的人既能保持对自我需求的觉察,还要能在觉察需求之后知道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想法背后的深层需求。

第一个问题,不表达,把需求藏在心里,期待对方有读心术。

第二个问题,间接表达,通过各种方式暗示自己的需求,现在对方不需要猜了,但对方要翻译这些暗示,翻译的难度也不低。

第三个问题,不提感受,不被满足或被满足以后,既不说难过也不说开心,什么反应都没有。这样有时会让人感到茫然。生活中总有些时候,两个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时没办法满足彼此的需求,但如果有需求的这一方即使不被满足也什么都不说,用沉默代替一切,另一方就会错过他正在难过或正在受到伤害的事实;又或他明明被满足了,也什么都不说,这也会让对方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感到开心。表达自己的感受既可以让需求再一次被看到,也可以告诉对方你喜欢和讨厌什么样的满足方式。

那好的表达需求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好的表达需求的方式是告诉对方:我需要你为我做什么,行动的指令越直接具体越好。比如,“我需要你多陪伴我,我们约会时,我希望你能放下手机,专心地陪我”“我需要你给我一点独立的空间,当我说我需要安静一会儿时,你能让我一个人静静地待上半小时,然后我们再继续沟通”,再比如,“我需要你能在朋友前多给我留点面子,多夸我,即使不夸我,也不要在大家面前批评我,想批评我的时候可以私下和我说”。

记得,是“需要”而不是“要求”。亲密关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两个人的距离很近,两个人在拥抱彼此的生命,我们想要的是怎样的拥抱?是温暖又柔软的。需要就显得比要求更柔软一些,如果还带着真挚的感恩,拥抱就会有温度。

你与自己对话时也可以这样,不要再对自己说“我要求自己好好学习”“我要求自己坚持锻炼”,而改成“我需要自己好好学习”“我需要自己坚持锻炼”,对自己柔软一点。

表达需求是这四个环节中最关键的。表达得好,两个人之间的需求满足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所以我鼓励你多练习表达。只要对方爱你且你采用了好的表达方式,对方一般都会做出回应,即使一时回应不了,也会给出解释。而且即使没回应,只要你接着表达,回应就是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事。但我们还是简单看一下识别和回应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再回到“他爱过我吗,为什么离开我?”这个问题。可能你们彼此相爱,但是缺少满足需求的技能。彼此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你们便渐渐失去了幸福,变得不再亲密,并且也没有可以改变现状的信心,于是选择了放弃;也可能分手本身就是为了满足需求,比如追求自由和事业、更好的物质生活、父母的亲近和肯定,等等。所以,如果想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你既要关注需求本身,也要关注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 完整的爱是激情、亲密和承诺。
  • 如果双方不够了解彼此,即使在一起,也可能是“假性亲密”。
  • 分手不一定是因为一点爱都没有了,但分手一定和需求有关。
  • 需求满足有四个过程:产生需求、表达需求、识别需求和回应需求。其中,表达需求是最关键的,而回应需求是最容易出错的。

是什么造成了裂痕和疏远

通过前面两节,你已经知道人们在感情关系中,无论是恋爱、分手还是出轨等行动,都是由需求在推动,人们是在这些行动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求。爱和被爱本身就是一种需求,亲密和独立也是需求,自由和安全也是需求。

我们知道满足两个人的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在表达、识别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分手和出轨都是出现问题后最严重的后果之一。

但这里会有一个问题,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越久,互相也应该越了解、也越默契,但为什么感情没有随着时间越来越深,反而走向破裂?如果说彼此的需求满足做得越好,两个人就会越亲密,那什么是满足需求的根本性困难和挑战?

因为变化,因为生活本身一直在变化。

尤其当生活中的变化重新定义了“你是谁”,也就是重新定义了角色时,你的变化会更大。而这种重新定义“你是谁”的变化,在大部分人的一生中,尤其在成年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在发生。比如:

进入中考或高考冲刺阶段,从学生变成了一个考生A离开家乡上大学,从当地人变成了一个异乡人

  • 毕业后,从学生变成了职场人
  • 恋爱后,从单身变成了某人的男朋友或女朋友
  • 结婚后,从彼此的恋人变成了妻子或丈夫,也变成了另外两位长辈的儿媳或女婿

除了身份上的转变,我们还有一些角色上的增加,比如有了孩子后成为某人的父母,我们不仅要负担每个新角色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也会因每个新的角色产生新的需求。

比如,成为孕妇时,女性会希望得到妥帖的照料,希望在营养上能帮助宝宝发育,在生活上能减少怀孕带来的不便,这些就是新角色带来的需求。

人不完美,也不全能,只要生活有变化,就会带来新的挑战,人也会在变化和挑战中产生新的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肯定听过“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话,这句话蕴含了一个角色上的变化,即他从一般人变为有钱人。那为什么这会让他变“坏”呢?

对一些人来说,角色的变化带来了他对自己的预期,也就是需求的改变,即他本来就认为有钱人应该做这些“坏事”,他以前不做坏事是因为他那时候的角色是一般人。

一段关系中的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越久,就会经历越多的“角色”变化。每当角色变化时,人们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方式都会发生改变。但需求的改变往往十分隐蔽,有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恋人的发现则往往更加靠后。可以说正是因为熟悉,才让彼此忽略了变化,忘记重新认识对方,忘记像刚在一起时那样,认真思考“他实际上想要什么?”“我做什么能让他开心”。

这便是“熟悉”带来的“变化盲视”。

而留意变化和对变化做出沟通与调整,是满足彼此需求的必要条件。我们一定要记得,他始终是你的恋人,但他也一直在变化。看到这你可以想一想,这几年,你们都经历了哪些“角色”的变化?

很多时候分手都是因为彼此都没有适应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分手常常发生在毕业前后、异地恋时期,或谈婚论嫁前,而裂痕和疏远也常常发生在这些时候,还有怀孕、产后等时期,因为在这些时期,我们的角色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看到这,我希望你先合上书,静静地想一下,分手前后,你们彼此又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如果能找到生活本身的变化和彼此的角色变化,再找到彼此对这些角色的预期,你就能知道究竟是什么需求出了问题,导致两个人分手。即使是因为没有感情了,感情消失的背后也有一个需求不被满足和逐渐冷淡、失望的过程。找到这些角色和需求的变化,你就能找到分手的原因,也能找到以后获得幸福和亲密的关键。

谈完了变化,我想和你谈谈背叛。背叛里也有“背叛盲视”。

谈到背叛,我们常常想到出轨,在很多人心里这两个词几乎是等同的,因为他们以为背叛发生在对出轨对象动心的那一天,或是他们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去酒店开房的那一天。

其实不是。出轨很可能发生在很久之前的某次背叛时。什么是背叛?背叛就是故意背离幸福和亲密,并且对伤害视若无睹。

当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事会让两个人变得疏远甚至有裂痕,但他还是做了,这就是背叛。

  • 假装看不到对方正在难过
  • 拒绝表达和沟通
  • 忽视对方的付出和努力

一段感情中,对于明显的背叛我们往往会及时做出反应,每个人也都知道自己的背叛是错的。但是,对于很多背离幸福和亲密的细微的背叛,我们经常会有“背叛盲视”。做出背叛的人会说:“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吗?”遭遇背叛的人会和自己说:“没关系,这些事会过去的。”背叛不是小事,造成彼此疏远并产生裂痕的每一次背叛都是很重要的,处理好了,会更加亲密,处理不好,就会在未来带来更严重的背叛或结果——出轨或分手。

看到这里,我希望你能先合上书,静静地想一下,这次分手前,彼此都做了哪些背叛?又有哪些背叛盲视?你当时不处理那些背叛盲视,是因为没意识到这也是背叛,还是意识到了却故意忽略了?

很多人都没有妥当地处理背叛,这不是因为不够爱,而是因为这件事本来就很难处理,它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能。

而大部分人并没有机会去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而且我们以为只要是相爱的,就应该包容和体谅彼此。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确需要包容和体谅我们的恋人,但是对于背叛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应该包容,应该积极应对。大部分人都知道,合理地应对背叛,把吵架变得有益于一段感情,一直是一件很难的事。

经历过分手的你,可能也曾做过一些背叛对方的事,也曾被对方背叛。背叛是每段感情中一定会发生的事,即使很相爱,也可能会有背叛对方的时刻。良好的处理方式是把背叛作为一个机会,去了解彼此、调整互动,重新获得亲密。较差的处理方式是对背叛熟视无睹,也就是存在背叛盲视,让背叛给彼此永远留下裂痕和疏远。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背叛呢?

我们需要把经历背叛的过程和感受表达出来。当背叛发生时,最先意识到这是背叛的人要说出来,彼此要沟通清楚,确定这个背叛是如何发生的?比如,要问“你为什么假装看不到我的难过?是因为你还有别的事要忙,还是因为你觉得我不应该难过,或你就是不在乎我是不是难过?”把问题说出口,让彼此都看到这个背叛,并且找到这个背叛背后的“为什么”。

然后是表达,表达背叛给你带来的伤害,表达自己受伤的感受。两个人之间,看得见的伤害远好于看不见的伤害。因为在亲密关系中,一方看不到另一方受了伤,那么一方既没机会去安慰,另一方也会感到孤独又无助,这种孤独又无助的感受会造成二次伤害。

怎么表达自己受伤的感受呢?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责怪对方,责怪对方做错了。这种责怪让我们觉得自己因为感到受伤而要求对方对我进行弥补也是合理的。但是我想告诉你,两个人之间不必强调对方的对和错,即使他做的事情是对的,比如在你需要安慰时理性地和你讲道理,但只要这让你觉得受伤,你同样应该表达这种受伤,也应该得到回应。

所以真正应该的表达是,让对方明白他做了什么(而不是对错),他的什么行为、什么话、什么看法让你受伤。你受伤的具体感受是什么?是委屈还是生气,或失望,等等。

最后一步才是彼此对背叛的合作式应对。什么是合作式应对?就是两个人共同商量如何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如何消除背叛带来的裂痕,如何避免类似的背叛。真挚的道歉可以弥补背叛带来的伤害,误会的解除可以消除裂痕,而彼此充分的沟通可以帮助避免背叛再次发生。

看到这,你应该已经明白了,是变化盲视和背叛盲视造成了裂痕与疏远。所以面对变化盲视和背叛盲视导致的分手时,希望你不要太责怪自己或对方。处理亲密关系是一件很难的事,想做得好既需要运气,也需要很多知识和技能;即使现在做得不好,我们只要怀着一颗相信对方、爱护对方的心去学习,就能渐渐掌握维护亲密和拥有幸福的能力。

  • 感情关系中的“变化盲视”和“背叛盲视”会造成裂痕和疏远,甚至带来更严重的结果。
  • 人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需求,这会对彼此的需求满足带来挑战。一段关系中的“熟悉”常常会带来“变化盲视”。
  • 背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每一次细小的背叛都要及时用合作式的方法处理。

因为家长反对而分手意味着什么

男方的父母一直对女方不太满意,觉得她长相一般、学习一般、家庭条件也一般。在外人看来,女孩在各方面与男孩都算不上门当户对。于是男方父母一直反对他们在一起,其中妈妈尤其反对。

当时临近毕业,学长和女方已经同居了。他的妈妈会时不时地去他们同居的地方(这个房子是男方爸妈买的,他们有钥匙),在女孩的面前说两个人不般配,还会和学长说别家的姑娘如何优秀,并安排学长去相亲。学长和这个女孩都不吵不闹,他的妈妈说他们就听着,安排相亲学长也都去,只是会在相亲的时候告诉相亲对象,我有女朋友了,我很爱她,我是会与她结婚的,只是现在父母不太同意。明明都是让人有些生气又有些委屈的场景,但他们俩就好像一片湖一样,任凭爸妈如何扔石子,整片湖从来都只有涟漪,没起过惊涛骇浪。

我问女方她如何做到的,她说:“他妈妈这么想也挺合理的,妈妈总是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她也没不让我们见面,我们依然在一起啊。”

我问学长他怎么做到的,他说:“激烈的斗争没有意义而且也没有用,我反抗得越激烈他们管束得也就越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妥协反而能给我们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而且一开始他们以为我们只是小孩子的爱情,我们俩当时也确实是孩子,所以只能靠时间证明我们的感情,慢慢来就可以了。”

如此持续了两三年。

后来,男方的爸妈,尤其是妈妈终于不再阻拦,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也很好。再后来,两个人一起出国读书,也在国外定了居,一如既往地生活得安静又幸福。

这个故事给大学时候的我很多启发。他们的爱情被父母反对,但他们从来没有把力气花在反抗上,以柔克刚般地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爱情。

这是个成功的幸福故事。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不太成功的故事,因为家长的反对而分手,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说,第一种情况是,自己父母的反对导致分手。第二种情况是,对方父母的反对导致分手。

先来看第一种情况。

经历过的人应该会懂,这个过程中最令人难过的感受就是不被信任,先是不被父母信任,父母不相信你们的爱情,也不相信你能自己选择一个好的伴侣。也就是说,他们既不珍重你的感情,也不信任你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恋人很可能会逐渐失去安全感,因为不被对方的父母接受本身也是一件让人压力很大的事,而且这种怀疑和排斥有点无妄之灾的意味,让人既委屈又气愤。恋人一旦失去安全感,就会要求你做得更多,这时候,如果你做的事始终不合他的心意也没有效果,那紧接而来的就是恋人的不信任。于是,你会面临双重的不被信任,几乎没有更糟糕的场景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在过去和父母、和恋人的沟通中存在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你们之间缺乏互相了解的沟通,正因为不了解,才会有那么多的不信任和怀疑。而且,他们不仅不了解你,也不相信你的独立性,不相信你是一个可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成年人。所以这种反对表面上是在反对这场恋情,背后是对你整个人的不了解,是在怀疑你的选择能力以及独立性。

如果一直沟通得不好,既可能是彼此情绪的问题,也可能是彼此表达能力的问题,而情绪管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未来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核心能力。

也就是说,问题并不是特定的或突发的,不了解、不信任、情绪失控和表达不到位等,始终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你换了个让父母满意的恋人就消失。所以,如果你真的遭遇了这个情况,试着把这件令人难过的事转化为一个提醒自己学习和增强情绪管理能力的机会。能力进步了,既有可能挽回恋人、说服父母,也有可能让你的下一次恋爱更顺利,以后的婚姻生活更幸福。

除了沟通的问题,关于父母反对你的恋情,还有个特殊情况需要留意。

父母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对父母的认识往往处于孩子的视角,很少把他们作为两个独立的成年人去观察和认识,去感受他们同样作为两个成年人正在经历的喜怒哀乐和跌宕起伏。反过来也是一样的,父母处于他们的视角,永远把我们当作孩子,忘记我们也已经和他们一样是独立的成年人。

但即使如此,父母对我们的了解也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深一些,并且关于爱情和生活,他们已经经历过了,虽然不同时代人们的爱情和生活都不同,但爱情中的激情和生活本身需要的准备,他们也都经历过。

总之先不要急,要进行充分沟通,只要你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让父母逐渐发现你的确是幸福的、平安的,父母就会支持你的选择。即使很难获得他们的支持,但只要你确信你能幸福并且是幸福的,那就坚定地往前走。

而第二种情况是,对方父母的反对导致的分手。

那么这时,你们彼此和对方父母之间的了解、沟通、信任和情绪管理等的问题,都提前暴露了。这些问题即使不是在现在暴露,也会在未来暴露。所以依然是如上文说的,他的父母看起来是在反对你们,但更核心的问题其实不止于此。

他的父母不一定是在针对你,即使他们在针对你身上的某些标签,比如学历、长相、收入、家境等,也不是真正地在针对你,他们针对的是他们想象中的你。希望你不要因为他们的反对而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还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你的恋人,现在或许应该称为前任,确实做不到脱离父母而独立地和你相爱与生活。这种无法脱离,既有可能是因为精神上的依赖,也有可能是因为物质上的依赖。而只要这种依赖不改变,即使历经千辛万苦甚至委曲求全,未来你们也可能会遭遇更大的问题。

要平等地获得爱情,不要委曲求全,因为你们最终要长久地在一起生活,没有人应当在生活中始终委屈自己,也没有人能坚守始终委曲求全的感情。

最后,我想还是从“需求”的角度聊聊这件事。

在爱情和婚姻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祝福,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需求,这个需求既包括情感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我们在各种爱情故事的影响下,会认为父母的支持和祝福是恋情的“标配”,于是遭遇父母反对时,常常措手不及,也感到很难过,因为我们理想中的爱情和父母不是这样的。

一段感情想要走得长远和幸福,小家庭与大家庭之间的平等和独立很关键。因为建立在血缘关系下的联系是天然的,但平等和独立却是需要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才能达成的目标。

父母反对恋情导致的分手所反映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份平等和独立的缺失,这是我们每个人在原生家庭中都需要完成的功课,完成得越好,我们和恋人的感情和生活也会越幸福。

所以,希望看到这里的你,接下来会试着去增加对父母和恋人的了解和信任,也增强自己获得平等和独立的能力,加油!

  • 因家长反对导致的分手,背后通常有着更复杂的问题,例如沟通问题、独立生活的问题等,只有这些问题真正得到突破时,两个人在一起才能收获幸福。
  • 试着以开放的态度倾听父母的想法,他们确实可能是错的,但他们也有可能是对的。
  • 一个在原生家庭中平等又独立的人才有可能组建一个平等又独立的小家庭。

哪种感情从一开始就有危机

那种开始时就几乎注定会走向分手,即使没有分手,离亲密和幸福也始终有距离的感情也需要注意。我在这里提三种最普遍也最容易迷惑很多人的情况。

第一种,我想请你先看看爱情里的征服欲。

我想你也知道爱情是有征服欲的。爱情中的征服欲体现了我们的激情和渴望,这本身是一种激荡的美。比如我们常见的“赢得她的芳心”“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等说法,都是在讲爱情这种感情关系建立前的征服。

但是,如果征服欲在感情关系中依然大量存在,就会出问题。比如“在爱情中,谁先认真谁就输了”这句话就是把一段感情视作一个战场,有战场就有输赢。本来两个人的感情是为了让两个人更幸福,但这句话硬生生地把两个人放在了输和赢的对立面。不仅如此,认真本来是一段感情中珍贵的品质,这句话直接贬低了这份品质,总之就是一派胡言。

真正的问题是,认真的这一方的感情没有被对方所珍视,或这份认真用错了方向。好的认真是关心和陪伴彼此,坏的认真是无理由地每天频繁询问“你在哪”之类的问题。所以,错的是认真对象或认真的方式,和感情的输赢没关系。

而且如果一个人始终有征服欲、始终有输赢的观念,那么一段感情维持得越长久,就越容易出问题。

这种问题有时候体现在,你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忽视了对方,对方就会故意忽视你,或故意不配合你,这是他在调整输赢的平衡点。他这么做之后会感觉自己没有输、没有低人一等,虽然实际上这么做之后两个人谁都不幸福。这是把输赢放在了幸福的前面。

总之,感情中征服欲和输赢观强烈的人容易忽视幸福这样的共同目标,而感情是一次共同的旅程,也是彼此的合作与陪伴的旅程。

第二种,我想谈谈满足感

现在你应该已经明白了一段感情想要亲密幸福,满足彼此的需求很关键。但是,一个人的需求被满足,不代表他就会有满足感。满足感是一种感觉,它取决于一个人的期待。

看到这你会明白,他是否拥有满足感取决于两点:

  • 第一点,满足的方式是不是和他的期待一致。
  • 第二点,他的期待是不是合理,当期待不合理时,无论别人怎么全力去做,他都不会有满足感。

第一点可以通过沟通调整,只要一开始有意识地多沟通,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第二种很难解决,这个很难有满足感的群体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最大化者。

什么是最大化者?社会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根据人们做选择的特征和选择后的表现,把人分为最大化者和满足者。

最大化者永远不会对任何一个选择真正感到满意。也就是说,当这个选择和感情有关时,他永远不会对任何一段感情或任何一个伴侣感到真正的满足。无论伴侣如何努力去满足他的需求,他都会有更高标准的期待,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他希望伴侣是完美的或全能的。当伴侣做不到时,他会失望和抱怨;当伴侣做到时,他会觉得这是应该的,还会觉得伴侣依然做得不够好。

与最大化者对应的是满足者。满足者的特征是知足常乐,遇到让他满意的选择后就会做出选择,他们满足于足够好的选择,不会去想后面还有更好的选择。满足者也有自己的标准,他们会苦苦寻觅符合自己标准的人,一旦找到就立刻收手。在生活中也是,只要伴侣做得符合他的标准,他就会感到满足。

两者其实都有各自的期待和挑剔,他们之间唯一的差别是,满足者最终会对很不错的对象与很不错的需求满足的方式感到满意,而最大化者追求的是他选到了一个最好的对象、得到了最好的满足方式。

完美主义者有自己的一套完美的标准,这个标准即使无法达成,但是你问他,你的标准是什么,他能准确地告诉你。但是最大化者其实没有自己的标准,你问他,他到底要什么,他说我要最好的。你问他什么是最好的,他其实并不知道。他会不断地向外界寻求标准,在比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标准,并且标准之间没有轻重缓急,什么都要最好的。

这就是为什么最大化者永远不会满足,因为他的预期和标准其实都是变化的,都不合理。

第三种,我想聊聊感情里的“故意胡闹”和“英雄主义”。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故意胡闹和英雄主义会放到一起?因为感情里的故意胡闹和英雄主义都与强烈想要得到关注的需求有关。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关注”下长大的,婴儿期的我们,如果没有来自爸妈等成年人的关注,我们就没办法正常长大,所以得到无条件的关注和安全感紧密相连。这也是为什么越没安全感的人,越容易在感情中故意胡闹,因为故意胡闹既是安全感缺失导致的情绪反应,也是得到关注的一种途径。

但是,英雄主义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感情里的英雄会得到对方全身心的关注和感激,作为英雄的这一方会感觉自己强烈地被需要,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但是,确认“我很重要”的方式不止一种,只有当一个人十分依赖“被人需要”的这种感觉,甚至认为只有强烈地被人需要才代表自己很重要时,才会发展出感情中的英雄主义倾向。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那么英雄主义和正义感的区别是什么?

正义感源于对他人苦难的共情,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英雄主义者或许也有这种情感,但是两者区别在于,正义感是去做自己觉得应当做的事、帮助那个该帮的人,而英雄主义有时候是去帮那个看起来孤立无援、最会求助也最会表达感激的那个人,即使这个人的孤立无援是因为其他人觉得这个人没有必要再帮。

比如,有正义感的人可能会拒绝帮助一个赌徒,但是只要赌徒善于表达对他人的崇拜和感激,英雄主义者就有可能帮助他。简单来说,出于正义感的帮助是为了心中的正义;出于英雄主义的帮助是为了成为英雄。

故意胡闹和英雄主义这样获得关注和安全感、确认自己很重要的方式为什么容易造成感情危机?

随着一段感情维持得越长久,只要两个人彼此相爱,就越会期待彼此都是安稳的。但故意胡闹也好,英雄主义也好,都与安稳背道而驰,这就是产生危机的原因。

看到这,我想你已经明白什么样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有危机,这样的情况不止以上三种,简单总结和概括一下就是:当一个人的特质及这个特质下的需求和感情关系不匹配,无法从长久的感情关系中获得满足感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伴侣,都容易发生问题。

那怎么办呢?

如果你的前任有这些特质,我希望你明白,只要他没发生改变,那么无论你们的恋爱过程重复千千万万遍,无论你做得多完美,你有多爱他,这段感情依然很有可能走向破裂。

如果你恰好有这些特质,我们先做自己的功课,学着接纳自己、学着从心底认可自己的重要性、也学着让自己一个人时也能有安全感,然后,再学习用一种更温暖、更平和的方式对待一段亲密关系。这也是这本书希望能带给你的,希望先重建自己,再去建设一段关系。

  • 有些感情关系破裂的可能性很高,例如在关系里有强烈的征服欲、其中一方是最大化者以及有强烈的英雄主义倾向等。
  • 感情关系中的征服欲意味着忽视了“幸福”这一共同目标,而把目光和精力牢牢地锁定在输赢上。
  • 最大化者永远不会对任何一个人或事真正感到满意,因为他的预期和标准本身就不合理。
  • 故意胡闹和英雄主义倾向的本质都是渴求得到他人的关注,因为这会带来安全感和重要感,但如果倾向很强烈,便会影响一段感情的安稳感。
  • 正义感是为了心中的正义,而英雄主义是为了成为英雄。

警惕和远离这几类人

我们要警惕和远离什么样的人呢?简单来说就是价值观和行为已经近乎病态般失控的人。

  • 在感情关系中使用PUA手段的人
  • 暴力行为失控的人
  • 成瘾行为失控的人
  • 有人格障碍的人

我们先来看第一类人群,在感情关系中使用PUA手段的人。

PUA的全称是:Pick-up Artist,在一开始它其实是一种追求手段,说的是当事人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与感情关系相关的技巧,获得对方的青睐。但后来,培训PUA的组织进入了一种有些失控的发展阶段,用追求“成功”的表象,也就是追求“成功”的数量——比如“百人斩、千人斩”,以及成功的病态定义——比如让对方甚至愿意为爱堕胎、自杀等,来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PUA的阵营。

看到这你会发现,使用这种PUA手段的人的眼中是没有爱的,只有自私和利益,甚至会惨无人道地伤害他人。

那PUA这种手段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是“打压”和“隔绝”,这两种手段在本质上都是摧毁对方的自我价值感,并且让对方的自我价值感毫无提升的可能性。

所以不少使用PUA手段的人会瞄准自卑的人,也就是自我价值感低下或不稳定的人,然后进一步打压其自我价值感,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低到不能再低时,就会觉得自己不配爱,觉得没有人会爱真实的自己,但他在这个时候,还是在渴望爱的,这时,他会牢牢抓住明明在伤害自己、并不真正爱自己的这个人。

那为什么“隔绝”也是PUA的关键手段呢?因为每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除了靠自己、靠爱人建立,也会受到朋友、同学、同事、学校和社会等的影响。所以PUA为了达成打压对方自我价值感的目标,会努力让对方完全与外界隔绝,也就说对方完全没有机会从别处获得自我价值感,也没有机会获得外界的帮助。

隔绝成功后,使用PUA手段的人便拥有了对于对方自我价值感的唯一审判权,这时候,陷入PUA的人就彻底进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陷入PUA的圈套呢?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警惕这样的人:

  • 让你觉得你很差
  • 却又不给你任何提升的希望和建议
  • 还在你身边,让你以伤害自己为代价满足他的自私和利益

我们始终要明确这一点:真正爱你的人会让你觉得你很好、你值得很多爱。他或许不是最爱你、最能发现你的好的人,但他一定不会让你觉得:所有人都会嫌弃你、远离你,只有他还在你身边,你应该感恩戴德,只有他的肯定才是你最大的荣耀。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类,暴力行为失控的人。

对于暴力行为,很多人存在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身体暴力才是暴力行为,或家暴只有身体暴力。暴力行为分为身体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和精神暴力四种形式。人们常常忽略的是精神暴力,例如冷暴力——长时间的冷漠、讥讽和打压等。

第二个误区是,暴力行为只会发生在文化水平、经济水平或道德水平低的人身上。暴力行为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只是有些群体更善于掩藏这些事。

举个例子,用“疯狂驾驶”恐吓伴侣也是一种暴力行为。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身体和心理上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严重的伤害和痛苦时,就要意识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正在遭受的暴力,要留意对方是不是一个暴力行为失控的人。

现在看第三类,成瘾行为失控的人。

怎么判断是一时的娱乐还是成瘾呢?成瘾有如下两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有戒断痛苦。娱乐是当你进行这些活动时,你会感到快乐,但成瘾行为更多是当你进行这些活动时对瘾和痛苦的缓解。也就是说,只要不进行这些活动,就会有百爪挠心、痛苦不堪,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其他任何事,只有这些活动才能消解痛苦。 第二个特征是无法停止。娱乐活动可以因生活安排发生调整也可以暂停,但成瘾行为无法暂停,因为“瘾”始终在。一个人为了满足这些“瘾”不仅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还会伤害自己与自己至亲至爱的人。

最后我们来看第四类人群,有人格障碍的人,这种说法你可能比较陌生。

什么是人格?人格由若干个人格特质组成,包括少数的核心特质、若干个主要特质和很多次要特质。比如,智力和创造力是人格的一种,性格(具有攻击性、慷慨、乐观等)是人格的一种,气质类型(暴躁、冲动和抑制等)也是人格的一种。

那什么是人格障碍呢?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因畸形发展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不被多数人认可的行为模式。这种精神病症通常出现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导致个体遭受较大的痛苦和损害。

简单来说,人格障碍的要点在于看法固化和适应性存在问题。同时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看到这,你可能会觉得有人格障碍的人应该是少数吧?不是的。虽然目前没有更严格的调查统计数据,但是许多研究者和临床治疗实践者一致认为,人群中患有人格障碍的人至少占比10%,也就是说10个人中就有1个是人格障碍。患有人格障碍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是个很大的群体。

image-20230904211727454

image-20230904211741179

人格障碍不止这几种,还有:依赖型、回避型、分裂型、抑郁型、被动攻击型等。在看表格的时候,你心里可能已经有符合对应行为的人了。但要注意的是,要让医生来进行人格障碍的诊断,你不能判断自我,也不能判断别人。

但你可以以此为参考,也就是说,当你觉得一个人有些奇怪时,你心中要有一个想法:这人可能患有人格障碍。也就是说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与你对他做了什么、你是什么样的人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的是因为他患有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好比滤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和行为表现。

现在,你已经对在感情关系中使用PUA手段的人、暴力行为失控、成瘾行为失控和人格障碍有所了解,并且他们有时会重叠。

为什么要警惕和远离这几类人呢?

很多人结合其他人的看法和自身实践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真心想改,只要心里有爱,那这个人一定能发生改变。他即使不改,也至少会“虎毒不食子”吧?

为什么呢?因为这几类人的行为失控都是病态的行为失控,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病了。他们的大脑发生了改变,意志力几乎很难起效。并且,他们对暴力、赌博和烟酒等行为会有超乎寻常的渴望,这种渴望不是仅仅出于心理,而是从生理到心理都有渴望。这种欲望的产生和大脑内的多巴胺分泌失常有关。多巴胺本身不会让人快乐,但多巴胺的分泌会增强人们对获得快乐的预期,也就是说成瘾人群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会不断促使他们去做成瘾行为,而外界刺激的效果却在不断递减。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他们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在生理上会感受到真实的痛苦。

如果你的前任是这类人,你是因为痛苦和失望而远离他,但你又怀念他对你多么好,并且他也再三保证自己会改,所以你现在有点犹豫。这时,我希望你谨慎,直到对方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再进行选择,不然你们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这不是因为他不爱你,也不是因为他没有意志力,而是因为疾病需要特定的治疗,并且治疗和康复都需要时间,在既没有治疗也没有康复巩固的情况下,疾病必然难以根治。

如果你还爱着对方,更好的做法不是贸然回到对方身边,而是提醒他去医院就诊,叮嘱对方遵从医嘱。如果对方讳疾忌医,或干脆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很多人格障碍的人都会认为自己完全没有问题,他们反而觉得是认为他们有问题的人有问题),那对方就几乎不会有任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爱得再热烈,你承受的痛苦也是非常大的。这种痛苦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一个人患上心理或精神疾病,甚至某些暴力行为还会致死。成年人对此尚且很难抵抗,更不用提孩子了,如果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的伤害很可能是一辈子的。

所以,我希望你明白的是,我们的确要对人怀有希望,也要相信爱的力量,但如果科学告诉你这个希望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实现,我希望你更相信科学。

在感情关系里,有四类人群我们要警惕:在感情关系中使用PUA手段的人、暴力行为失控的人、成瘾行为失控的人和有人格障碍的人。

  • 在感情关系中使用PUA手段的人会用“打压”和“隔绝”两种手段。
  • 暴力行为不只是身体暴力,也包括精神暴力,并且通常意义上的精英群体也可能存在暴力行为。
  • 成瘾行为是一种从心理到生理都患有疾病的结果。
  • 人格障碍并不少见,如果身边的人有人格障碍,我们需要换一种视角去理解他们,也需要换一种方式去互动。

第4章 看见自己,重建自己

看见受伤的自己

分手给我们带来的难过有时候可以随着时间渐渐淡去,新的快乐和希望也会随着时间流逝一点点重新出现在生活中。

但如果心里留下了关于爱的伤口,又或心里原本就有关于爱的伤口,那分手或其他形式的感情破裂无疑是再一次撕裂伤口。

剧痛是重要的,但剧痛不是最危险的。因为剧痛至少能让我们立刻注意到受伤的自己,给我们机会主动寻求帮助。更危险的是那种隐秘的伤口,什么是隐秘的伤口呢?·

  • 再也不会有人这样爱我了
  • 我不配拥有美好的爱情
  • 无论多么美好的人和爱情来到我身边,我都没办法做好,我会伤害我爱的人

如果你有上述这些想法,那很可能,你心中已经留下了关于爱的隐秘的伤口,这个伤口有关我们对自我、对爱与被爱的信念,让我们不再觉得自己值得被爱,也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和维护美好的爱情。

除了这样的信念,当一个人存在关于爱的隐秘伤口时,他还有哪些行为上的表现呢?表现如下:

  • 在感情关系中,不敢表达爱和需要
  • 明明觉得彼此是相爱的,但自己总是不敢全情投入
  • 觉得对方做得有些不对,但是总劝自己说这都可以理解
  • 不敢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对象

也就是说,在与爱和感情关系有关的行动上,总是选择主动放弃或主动退缩和回避。

爱的隐秘伤口与感情的破裂有关,感情破裂会加深这个伤口。

但这个伤口大多产生于一个人关于爱的最初体验——当我们还是孩子时,那些大人们和同伴们对我们的爱。这些大人不只是爸爸妈妈,还有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其他亲人,还有老师们等重要的长辈。

在你的小时候,有没有哪个人让你感觉:只要他在,你就是安全的?

在你的小时候,有没有哪个人让你感觉,你在他眼里是重要的?

如果这两个问题你都能第一时间想到确切的对象并给出肯定答案,要祝贺你,你确切地拥有着关于自我的安全感与被爱的价值感。它们会帮助你找到真正亲密和安全的感情关系,也让你既能感受好的爱意,又能识别错误的关系,因为内在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会让你察觉到感情关系中的异常、危险与痛苦,会提醒你尽早做出改变或离开。

如果小时候你的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或任何一个同辈的小伙伴,他们看见你时从来没有感到开心和幸福,你就很难体会被爱和被珍惜的感觉。

而当一个人没有内在的安全感,就很难识别出感情关系里的安全与危险。这样的人在面对感情关系时会呈现两种极端,把所有关系状态都视为危险,或把所有关系状态都视为合理。

“没有安全感”是指一个人或许在爱情关系中没有安全感,但他在职场关系、友情关系等其他领域依然可以自信、主动且乐观。

可是只要你的内心是受伤的,那么在夜深人静,当你静下心来仔细地看向自己的内心时,就会看到一个慌张的、委屈的、警惕的甚至是哭着的你。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内在灵魂的空虚。你没有被爱、被需要、被真正地看见的感觉,即使身边有人相伴,但依然感觉自己孤独且无助,甚至无法把这些空虚和感受说出口。于是,你会没有自我价值感,你会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这时候,如果你依然对美好的生活和爱情怀有期待,该如何做出改变呢?

如果此刻的你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你可以肯定自己,因为你已经迈出了很重要的第一步:自我觉知,简单理解这个觉知就是说你开始留心你的自我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没有留心,就没有内心。对自我的觉知会帮助你拥抱受伤的内心,然后重建你内在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觉知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对自我的无条件接纳。

你如果关注心理学的通俗内容,应该已经在很多地方看到过无条件接纳这个说法。如果你思考过无条件接纳,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难道无论我做什么,都应该无条件接纳自己吗?又或,在感情关系中,你爱对方,但对方明明做了伤害你的事情,难道这样的情况我也要无条件接纳吗?

不是的。

很多人都对无条件接纳有误解,无条件接纳的对象从来不是行为,无条件接纳对象的是你的感受。

也就是说,无条件接纳是自己觉知自己的感受,然后接受这些感受都是合理的,不压抑、不排斥、也不评价,而是试着找到这些感受正在告诉自己什么。同样,对相爱之人的无条件接纳也就是接纳对方的感受。

该怎么接纳自己的感受呢?你需要以下6个步骤。

  • 关注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感觉,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感觉,以及心理的感觉。
  • 试着用词汇描述自己的感觉,有时候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因为缺乏词汇,这时你可以借助情绪词汇表和感受词汇表。
  • 把自己想象成孩子或一个你深爱的人,和自己进行对话,关怀自己。
  • 不要压抑和否认自己的感受,试着和感受静静地待一会儿,问自己:如果这个感受会说话,它正在和你说些什么?
  • 找到感受对你和生活的启示,如果是提示你行动,那什么样的行动对你来说既是关怀也是成长?
  • 带着感受开始行动。

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忽略感受的世界里,或说,我们一直认为理性是优秀的,我们要不断精进和运用自己的逻辑。而感受是需要控制的,尤其是那些负面的感受,我们对待它们像对待洪水猛兽一般。

虽然有时候糟糕的感受确实会让人暂时失去逻辑,行为也会相应失控,但这类问题的关键点不在于感受,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感受。一个人如果总是忽略感受,那就好像被割伤了却毫无知觉,直到血流尽了才猛然发现自己身上有伤口,并且这个伤口从来没有愈合。 感受其实是一个探照灯,既照亮那些快乐和幸福,也会提醒你关注自己内在警觉和受伤的那部分,提醒你做出行动来改变。

勇敢者才能和这些负面的、糟糕的、脆弱的感受共处。

形成这样的习惯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们看待环境的视角发生了改变,这让人们形成了一种创伤性的视角:对环境总是无力、无力到最后干脆放弃了主动和行动,把生活的掌控权都交给别人,即使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好也总是忍耐。创伤性的视角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即使已经长大了、变强大了,但他面对一些人、一些事依然慌张并且态度总是倾向躲避,这是因为创伤性的视角影响了他的感受和思维——他没想过自己除了被动忍耐还可以尝试改变环境,他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可以改变环境,或可以直接离开这个环境。

所以,在无条件接纳自己之后,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现实性的视角。

怎么获得现实性的视角呢?

完全的现实性的视角很难获得,生活的真相总是露出一部分、隐藏一部分。被隐藏的那部分有时是有意被隐瞒,但也有时确实是因为没人知道真相是什么。

完全的现实性视角几乎只能在看虚构故事时获得,比如小说、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上帝视角”——你知道发生了什么,知道每个人的想法、做了些什么,知道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知道故事的结局有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又有哪些是偶然事件造成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拥有上帝视角,他会知道如果想要改变结局,可以试着去改变哪些时刻。

尽可能让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世界,不断地更新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的认识,尤其要关注自己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比如,当我们还是个孩子时,我们无法独自生活,离开大人会没法吃穿住行,会感觉自己完全无法生存;但当我们成为成年人,工作后有了一些存款,我们会逐渐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技能,这时候我们离开任何人都可以一个人活下去。虽然环境没有变,但你变了,于是你和环境的关系也变了。

当我们深陷在爱中时,有时候可能会迷失自己,忘记觉知与观察自我和现实,甚至分不清自己和对方。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你都需要做到下面这些事来完成自我关注和自我关怀。

  • 第一件事,保持对自我的意识和认识。去拥有和了解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去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使它们让你觉得不舒服也要深入了解,因为这很可能是个重要的提示。
  • 第二件事,照顾好自己,为自己留下充分的时间睡觉、休息、锻炼、吃饭和培养兴趣。无论何时,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其他人的儿女、伴侣或父母。
  • 第三件事,知道自己和对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理解相同与不同背后的原因,不盲目地改变自己或对方。
  • 第四件事,尊重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如果你觉得某件事值得去做,那这件事就是值得的,你就可以去尝试(当然,这件事不应该是有伤害性的)。
  • 第五件事,始终坚持表达的权利,把握改变的机会。如果一件事让你觉得不快乐甚至生气,你要说出来,也可以要求改变。最终结果或许是改变发生了,或许是你让步了,但不管怎样,你都要表达和争取,而不是选择压抑和委屈自己。
  • 第六件事,始终保持对自我的关怀和同情。告诉自己所有人都会犯错,犯错时不要指责自己,而是试着从错误中了解自己并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

不过看到这,你可能依然对自我以及现实视角有点困惑。在接下来的每一节中,我都会继续试着和你一起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观察现实。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周围人总是忽视我们甚至嫌弃我们,那我们就有可能形成发展性创伤,这是与自我价值感有关的非常隐秘的伤口。

  • 想要应对发展性创伤,第一步应该试着无条件接纳自己,第二步应该试着形成现实性的视角。
  • 无条件接纳的对象不是行为,是感受。现实性的视角是指不断更新对自我和对环境的认识。
  •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你都始终要注意自我关注和自我关怀。

总是自卑怎么办

无论看起来多自信、多完美的人,都会有自卑或不想面对的不完美。比如,我曾在咨询室接待这样一位来访者,她是一位很漂亮的姑娘,她说她一直不愿意拍照,因为她觉得自己很丑。我觉得有点奇怪,心想难道我现在看到的是整容后的她,她对自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整容前?于是我问她觉得自己哪里丑?她说:“我的鼻子是歪的。我小时候鼻子受过伤,爸妈没有及时带我去治疗。”

所有人都不完美,因为完美的标准在外界。如果我们总是通过和外界进行比较确定这个标准,那么几乎没有任何人能达到这个标准,因为比较是没有尽头的。那么与不完美有关的自卑和不接纳自己的区别是什么?

一些心理学的调查发现,女性的自卑程度显著高于男性,也就是说即使是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女性的自我评价也总是低于男性。为什么?因为从小到大,人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让女孩们要更多地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留意自己在他人的眼中是不是得体——如果他人的评价是固定的甚至含有贬低的,女孩们就可能形成自卑心理。当然,不是说所有男性都不自卑,一些男性也自卑,尤其当他的敏感程度和自我觉察能力也很突出时。

一个人之所以变得全方位地自卑,很大程度是因为小时候那些“他人的眼中”。这些目光和评价既不友好也不温暖,甚至不客观地带着些恶意。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自卑的。

因为小时候的我们对世界、对自己还没有一个成熟又稳定的理解,我们的理解都来自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他人,尤其是那些很重要的大人。当他们的理解有伤害性时,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有伤害性的理解。

自卑是一种敏感和觉察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带有重要的他人影响的感觉。

所以,想要克服自卑,你需要用好自己的能力,调整这种自卑的感觉。

再重复一次,自卑是什么?自卑不是你真的做不到,是你觉得自己做不到。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小心翼翼,用对一个孩子的态度对待自己——父母没有给你的相信和支持,你要自己给自己,做自己的父母,既相信自己又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

先试着打破原来的生活节奏,找回自己的自主感和胜任感。挑选那些你隐隐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默默坚持,每天做一小步。比如,每天读5页书、每天早晨起来喝一杯清水、每天背5个单词,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好处是自主感和胜任感会开始积累。很多人会想凭借一次巨大的反转性的胜利克服自卑,这件事不是不可能,但需要很多机缘。而这些一小步、一小步的做法是你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完全不依赖你的环境。

而且,自主感和胜任感会泛化。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当你坚持住一件事,你会觉得其他事只要你想坚持就也能坚持。当你做成一件了不起的事,你会觉得其他事你也能做成。

这种感觉的泛化既是自卑的成因——对某一方面的自卑泛化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整体评价,也是自满的成因——某一方面的骄傲泛化到了自己其实并不擅长的领域。

感觉的泛化是人的本能,自满的时候我们要用理性克服这个本能,但自卑的时候,我们要利用本能改变自己,并且利用本能也会减少改变的阻力和阻碍。

为什么要默默坚持?因为这是一个最有掌控感的环境,你不必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评价,自卑的人对他人的眼光和评价其实会有些畏惧,但我们不必从一开始就去克服这份畏惧,我们需要先建立自主感和胜任感。

直到有一天,当你的内心真的觉得自己坚持住了,并且这份坚持让你感到自豪时,就是去找连接感的时候了。

不要去找那些过往带给过你伤害的人,哪怕他们是你内心真正在意的人。因为在连接感建立以前,你对外界的安全感依然很脆弱。

你要去找那些温暖的、具有支持性的人。可能是曾经无意间真心夸奖过你、鼓励过你的人,也可能是你身边一个让你羡慕又欣赏的充满活力的朋友,或是带领你发展成长的心理咨询师,先从这些安全的人身上获得温暖友善的关注和支持。

直到你有信心自己总能获得关注和支持时,再去靠近那些你又在意又害怕的重要的人。告诉他们你做到了什么以及你觉得自己很棒。这时候即使他们依然打击你,你也可以试着坚定地看着他们,告诉他们:“你的看法是错的,不过你可以坚持你的看法,我也坚持我的看法。”

这三种感觉的建立过程可能会有些漫长,也可能会有些曲折,但是你只要坚持住,就一定会发生改变。这其实是一个重新建立你内心世界的过程,让你不再依赖他人的理解,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双手理解和建造自己的世界。

下一节,我们来谈谈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这几乎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议题,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

  • 自卑意味着一个人拥有敏感和觉察的能力,这本身是一种优势,我们可以运用这份优势追求心灵上的卓越。
  • 自卑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很可能来自对你很重要的人的眼光和评价。
  • 自卑不意味着你不行,自卑意味着你觉得你不行——这也是胜任感的反面。
  • 想要克服自卑,你需要试着重建自己的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

如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遮掩有时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生存策略,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我们需要只展现自己的优势。但是不接纳自己缺陷的背后却还有一种深深的焦虑和羞耻感,如果你经历过,你一定懂这种感受。

导致我们不接纳自己的缺陷的事件通常发生在小时候,也就是我们对自我对这个世界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稳定的看法的时候,这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每个人的缺陷都是自己的弱点,你可能经历过别人对你弱点的攻击。也就是说你身边的人,爸妈或兄弟姐妹,曾经取笑你这个弱点,比如你身上的某个疤痕、不善言辞的内向性格或爱哭的性格等。他们不仅嘲笑你,甚至利用你的弱点满足自己的利益,比如利用你的不善言辞,把坏事的责任推到你身上。这种环境会让人觉得不安全,每一个弱点只要展现出来就是一个活靶子,只会招来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都希望别人喜欢我们,希望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但我们发现符合标准才会被人喜欢,而这个标准毫无缺陷,是完美的。于是,当我们想要得到爱时,我们就会假装自己很完美,或至少我们会拼命遮掩那些不完美的地方。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不接纳自己的缺陷?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没有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哪怕是正常展露我们的缺陷也会带走爱意甚至招来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会更加依赖某些重要的人,希望他们爱我们、喜欢我们。但正因为他们只喜欢完美的我们,所以我们只能越来越假装自己是完美的,以此去追求和重要的人之间脆弱又虚假的连接感和归属感。

可见,童年真的很关键。

看到这,如果你对童年怀有怨言,我想告诉你的是,知道童年对自己存在消极影响的目的是改变现在。而且,直面人生的、父母的和所处环境的不完美也是我们的人生中需要应对的功课,试着在不完美中依然活出有价值感的人生。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环境很重要。小时候的环境我们没有办法自主选择,我们可能遇到了糟糕的环境。但现在你成长了,不再是那个担惊受怕、孤立无援的孩子,那些攻击你的人可能现在已经不在你的身边了,你有了新的机会重新选择和建设你的环境,不要放弃这个机会,要有信心。

避免接触那些利用你又嫌弃你的朋友和恋人,他们有时候是故意去寻找内心脆弱的人,因为内心脆弱的人更有可能屈服于他们,更有可能满足他们自私的要求。你要找那些温暖的人做朋友,也要找真心欣赏你的人做恋人,你也值得这样的朋友和恋人。

关注点也很重要。因为小时候的重要经历使得我们把对自己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缺陷和弱点上。你不接纳自己的缺陷,是因为当时的你只有这么做才能在当时的环境中过得好一些。这其实是一种明智的自我保护的生存策略,在这一点上你要肯定自己。

只是现在,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每天多看到自己的一些优点,培养主动寻找自己优点、肯定自己和鼓励自己的习惯。如果你愿意试一试,可以找一本专属的日记本,每天写一个自己的优点,或每天写一句肯定自己的话——比如今天尝试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等,或如果你一下子找不到肯定自己的地方,那就鼓励自己一下——鼓励自己明天做出哪些新的尝试。先试着坚持100天,如果中间有暂停也没关系,那就坚持写满100个。

有一些人,他们不仅不能接受现实中自我的缺陷,想象中的缺陷也让他们备受煎熬,他们常常问的问题是:“我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呢?”比如说,有一位来访者告诉我,她在被男友分手后,有时会恨到忍不住希望对方消失,她甚至想象了对方出车祸的场景,但当她回过神来时,这样的想法又让她陷入恐慌与自责。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会产生这么恐怖的想法,是因为她不善良又恶劣吗?而且,她还会指责自己:“对方在分手前其实对我很好,我怎么可以因为分手就变成了一个如此忘恩负义的人?”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些看起来不合理甚至不道德的想象?

因为想象原本就是人的天赋和本能,想象带给我们学习和共情,我们在大脑中通过想象模拟别人的做法,也在大脑中通过想象他人的境况和他人产生共情。那自己产生这种阴暗的想象是因为什么呢?是想象在情绪的影响下对现实生活做出的补充。

也就是说,当我们产生这种阴暗的想象时,其实是在排解自己的情绪。想象有多阴暗,就代表我们的情绪有多激烈。大脑只是希望通过想象让情绪平静下来,并且正因为我们拥有道德感和其他高尚的品质,我们这些想象才只会在大脑中进行,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实施。这种想象其实克制了情绪导致的现实冲动。

那什么样的情况下,阴暗的想象会变为实际的不道德行为?当想象与现实越来越近时,也就是说,一个人已经根据现实,在想象中做出了具体的行为计划时,我们就需要警示这样的想象,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因为这样的想象证明这个人很可能正在犯罪的边缘。

说到这,你已经知道了人们之所以不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也知道了阴暗的想象是对现实生活的情绪排解和行为克制。

那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平静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有些人却会因为不完美感到焦虑和羞耻呢?除了对爱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还因为什么呢?

还因为自我和情绪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希金斯(E. T. Higgins)提出了自我差异理论,他将自我分成: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自我差异理论解释了自我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这什么意思呢?

所以,因为觉得自己有缺陷而感到焦虑的人们,其实是错把“理想自我”当成了“应该自我”,也就是说,其他人觉得完美和全能是最终极的理想状态,而焦虑的人们觉得,自己就应该是完美和全能的。

为什么有些人会将理想自我视作应该自我?

这种错位的要求既有可能来自你身边的重要的他人,也有可能来自你自己。

人追求爱和肯定的动力超出我们的想象,这种动力甚至会以自我伤害的方式体现。所以,如果你需要你伤害自己才能获得身边重要的人的爱和肯定,那么即使你得到了这样的爱和肯定,你的内心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滋养。

所以,对我们来讲,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客观评估现实情况都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一个合理的现实目标。

如果觉得自己很难客观地制定目标,也可以寻求身边了解自己的人帮助你制定目标,或可以定一个分为十个等级、难度不断递增的目标,先从最容易的目标做起。最容易的那个目标也做不到的话,就再从最容易的目标往下定十个等级,继续从最容易的那个做起,直到达成目标再逐级往上提升难度。

最后我想和你聊聊人生的缺憾。每个人都有缺陷,相应地,每段人生也都有缺憾。

如果你还小,“缺憾”这个话题可能会显得有点遥远和陌生,因为你的人生还有无限的希望和可能性。但其实每个人的一生,无论他是怎样的,无论他有多努力,都一定有缺憾。

为什么?

我们在做选择时,往往会更多注意这个选择能获得什么,但实际上,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放弃了其他无数选择。所以,选择即放弃,得到即失去。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在让你得到某些东西的同时,也在让你正在失去某些东西。

人生的某个时刻,你会留意到过往的选择背后的那些放弃和失去,都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缺憾。

如果你能始终直面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放弃,能直面得到背后的失去,就能直面人生的缺憾。这样的直面需要很多勇气和智慧,你既要勇敢地面对诸多选择本身,也要充满智慧地看到这些选择的收获和代价,然后从中做出你最想要的选择。

其实很多人怕的并不是失去,而是怕这些失去不值得。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一次进行选择时问自己,我现在努力争取的一切,相比于即将失去的东西,是不是值得?如果争取失败,还值不值得?如果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值得”,你就不留遗憾地去做。如果想不明白,就重新做选择。

过去的你已经做出了很多选择,分手也是一个选择。这些选择让你得到,也让你失去,这些得到可能你最初就有意争取,但那些失去也可能事与愿违。

过往的所有选择构成了现在的你,而你现在所有的选择也会构成未来的你,所以,希望本节内容能让你明白,你越早直面选择背后的放弃,越勇敢又智慧地做出选择,你就越能平静地接受人生本来就会有的缺憾,拥有让你觉得更值得的人生。

当我们想要得到关注和喜欢时,如果敏锐地察觉对方希望我们是完美的,我们便有可能拼命遮掩自己的缺陷,假装自己很完美;而当环境是安全的、友好的、温暖的,不完美便也能自然地展现。

  • 童年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现在的环境和关注点,尝试自我鼓励和自我肯定。
  • 想象是大脑对现实生活做出的补充,阴暗的想象有时是在排解压抑的、激烈的情绪。
  • 如果我们错把理想自我当作应该自我,我们便可能始终对自我怀有焦虑的感觉。
  • 留意每一个选择背后的得与失,会帮助我们更从容地应对人生本身的不完美。

建立属于你的心理支持系统

只要相爱,无论彼此最后是不是走向了分手,都一定会有伤害。

为什么?因为深层的爱意味着你完全敞开了自己,你会用坚强的自己去爱对方、保护对方,但同时你也把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都展现给对方,向对方交付整个自我并与对方紧密相连。于是,爱的互动中的每一根线都在牵扯和触动你的这些柔软和脆弱。

不惧伤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你遭遇外部打击或自我怀疑时,你依然有信念和方法去应对这些打击和怀疑。你相信自己的力量,也相信你能从外部寻求支持和帮助。对内的不惧伤害意味着你有比较强的信念,对外的不惧伤害意味着当你受伤时,你知道去哪里、向谁、寻求什么样的帮助。

但是,当挫折突如其来,甚至是天灾人祸突然发生时,他们对自我、对人性的认识很可能会支离破碎,并在这之后走向另一个极端,从积极乐观猛然转变为消极悲观甚至怨恨和封闭。

那么什么样的心理支持系统,既能让你不断地逼近幸福,也能让你在遇到伤害后不仅会康复,还会更加强大?你要关注外部和内部这两个模块,并留意这两个模块有没有协助你达成以下这四个目标:

  • 自我认知:例如你是谁、你有怎样的特质等。
  • 自我发展:例如获得更多的技能、做出更多的尝试等。
  • 亲密关系的认知:例如什么是真正的爱、亲密关系的相处是怎样的等。
  • 亲密关系的发展:例如如何增进亲密关系沟通的技能、家庭运作的技能等。

在自我脆弱的时期,也就是内部相对混乱和低迷的时期,外部模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时候,即使一个人的沟通技能和时间管理能力都不错,也可能会错误地应对上述问题导致的失控。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精力管理和心智管理这四个模块几乎是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内部模块。其中,心智管理会在下一节中详细讲解,现在我们主要来看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和精力管理。

共性是,这些情况中都存在威胁,这个威胁可能会对一个人的生存产生消极影响,这包括生理上的生存,也就是实际的生存,以及精神上的生存,也就是一个人的感受和对自我的认知。当两种生存都受情况影响时,压力会更大。

  • 我们需要建设弹性自我,拥有心理弹性,简单来说就是“始终成长,不惧伤害”,这决定了我们能否始终拥有幸福的实力。
  • 我们在整个人生中,都要不断建设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

第5章 重新认识亲密关系,再次出发

超越原生家庭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明明内心很讨厌父母的一些行为,自己长大后却变成了和他们拥有相同行为的人。讨厌父母的指责和争吵,自己却也变成了一个会不自觉出口伤人的人;讨厌父母的冷漠,自己却也从来不开口说爱、不开口表达感谢,明明内心很温暖很丰富,却看起来像个冷冰冰甚至不懂感恩的人,为此受了很多委屈,错过很多真心的朋友和恋人。

很多现象都在表明,很多时候长大了的孩子会变成和父母一样的成年人,拥有和父母相似的爱情或婚姻。

但如果童年经历不愉快,就会选择与父母性格相反的人,因为当伴侣表现得与你父母有相似之处时,你就会感到不安。

而且有时候我们会无意识地寻找和父母相似的人,因为我们想在他们身上寻求认可,虽然我们真正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的认可。

正是模仿的本能让我们快速学到了很多技能,让我们获得他人的喜爱,也让我们成为群体中一员——因为群体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共同遵守并实践同一套行为规则。

成年后,这种模仿尤其会在情绪失控的情境下发生,因为这时你就会凭潜意识行动。而且,由于我们没见过更多的模仿范本,所以即使有意识地修正了父母的行为,我们的很多行为方式也依然不会改变得太彻底。范本如此,修改很难彻底地改变原貌。

所以,你如果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追求真正想要的自己和爱情,就要把注意力转向更多类型的生活方式和相处之道,在更大的范围内观察、学习和选择它们。

行为管理的痛点和难点永远都在于我们如何应对情绪失控的时刻,那些时刻往往是生活或工作上的关键时刻。这背后其实有生理上的原因。不少人内心秉持身心二元论的观点,以为解决了认知,就解决了行为。但其实并非如此,身心是一个整体,情绪背后有脑部各个区域和神经递质的影响,比如,抑郁症和血清素之间的关系,多巴胺和快乐与冲动之间的关系,等等。与情绪失控相关性最大的两个概念是杏仁核和前额叶,杏仁核过于活跃,人的情绪就会濒临失控;前额叶太弱小,人的情绪控制力就会大幅度降低。

那么,这为改变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 第一,想改变自我就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情绪反应不可能因为你的思想发生了一些转变也发生改变,要有耐心,通过不断地练习让身心共同发生改变。
  • 第二,如果你经常情绪失控,可以去学习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一种可以后天提高的能力。
  • 第三,有些人可以带着情绪去做正确的行为,所以可以一边学习情绪管理,一边按照上一节提供的方法调整自己的行为。

要坚持,只要坚持,改变就会发生。此外,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家庭,还有两个重要的影响环境。一是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是我们的社会环境。

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很大程度依靠阅读,还有欣赏艺术、旅行等生活体验。小时候,当学会广泛阅读、学会通过互联网接触外界信息时,我们其实会拥有更多的榜样和更理解这个世界的方法。

也就是说,父母的说法和做法并不会成为我们心中唯一且最主要的行为范本。这也是阅读习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应该挑选一些好书,培养自己一边阅读一边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自我更好地发展与成长。

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我们遭遇了挫折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不好。”

但为了真正的自由,你一定要告诉自己:是的,我身上确实存在原生家庭的影响,或许这些影响会伴随我的一生,但是我接下来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过自己的生活,无论这些结果好或坏,我都愿意自己去承担和面对。

并不是先要活得自由,才能为自己的生活做主,而是要先下定决心自我负责与自我承担,你才有可能接近自由,这样的自由才会让你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身上的特质、你和他之间的互动模式,都可能与你的父母高度相似。这种相似既有内心对归属感和认可的渴望,也有本能带来的模仿。

  • 我们成长为现在的自己,原生家庭确实有影响,但同样不能忽略同辈、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
  • 改变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长期过程,身心的改变也需要时间。
  • 自由同样意味着自我负责和自我承担,所以自由不一定是轻松的。

“无条件的爱”真的存在吗

“无条件”的爱只存在在一个地方,就是你对自己的爱。

其他所有的爱,都有各种各样的条件。这些条件有时是一种幸福和安全,比如父母之爱和亲子之爱。当父母因为你是他们的孩子关心你、包容你时,当孩子因为你是他的父母对你亲近又贴心时,这种血缘和亲缘本身就是条件,这些条件会带来稳固的连接。但有时候,爱的条件也会成为一种束缚。比如,伴侣因为你的懂事喜欢你,他期待并且要求你总是懂事,这会让你不自觉地委屈自己;再比如,父母因为你的孝顺而更加爱你,在你身上投入金钱与时间,当你想做的事与他们的想法不符时,这些钱和时间都有可能被收回。所以,别人对我们的爱其实都有条件,爱也都会随着境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有些爱不会消失,比如父母之爱和亲子之爱,虽然爱的程度和表达方式会发生变化——融洽时爱的愉悦程度和满足程度高一些,冲突时爱的体验差一些。爱没有消失,爱只是一直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有些爱会随着人和情况发生变化而彻底消失,比如恋人之间的爱。其实父母之爱和亲子之爱也会彻底消失,只是非常少见而已。

举个例子,对靠自己一路打拼的父母来说,他们深知打拼中的艰辛与无助,每当他们在受挫时,他们都会期待有人可以提醒他们、帮助他们,所以不论他们之后成功或失败,他们都会给予孩子很多提醒和帮助。但孩子很可能更想要父母给他们自由和信任。

父母之爱和亲子之爱尚且如此易变,更不用提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陌生人之间的爱了。很多人会在这种陌生之爱,也就是恋爱或婚姻上犯一种错误,错误地迁移了我们对爱的理解和经验

怎么说呢?父母作为两个独立的成年人,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是男人或女人,然后是各种各样的角色,但他们在爱我们时,其实只用了父母这一面。

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很难见到父母作为“人”的喜怒哀乐,作为男人或女人等其他各种角色的喜怒哀乐。不是他们刻意地隐藏了这些,而是我们从小到大作为孩子很少留意这些,我们只会觉得父母今天好像不太开心、父母今天又吵架了,很少特意询问父母怎么了;而父母为了让我们单纯快乐地长大,也不会特意告诉我们,或他们心里觉得这也不应该和我们说。

这样的爱是父母从“父母”的角色出发给我们的爱。这导致这份爱的来源其实有些片面。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对爱的理解和经验去要求我们的另一半,就会造成问题。为什么?因为你和你的另一半是在完整地相爱,是融合了所有角色的彼此在相爱。

而父母身上其他角色和社会身份带来的困扰、沮丧、愤怒等,大多表现为在你不知道的夜里,他们关上门在房间里的述说;或你偶尔听到房门里传来哭泣和吵架声,第二天,父母看起来有点疲惫和低沉,但对你,他们依然尽责尽力地做着好父母。

这就是为什么你的伴侣永远不可能像父母爱你那样爱你。

对你和伴侣来说,你们不再是房门外的孩子,你们是房门里的那两个成年人。更多的责任、沉重和负面情绪会涌向彼此,彼此间也会有更多的埋怨和指责,这也是爱在相处中本来的样子,只不过我们以前没有见到而已。

所以,如果你的分手原因是彼此觉得不够爱对方,你要观察这种“不够爱”的参照对象是谁。如果是参照父母对你的爱,那其实这种做法有不恰当的地方。

比如,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李(John Alan Lee)把爱情分为以下6种风格

  • 激情型:你的爱人在外表上酷似你心中的偶像与理想类型的爱人。
  • 游戏型:这种爱情更像是逢场作戏或一种短期内的互相愉悦,彼此都不考虑太多责任和未来。
  • 友谊型:这是一种缓慢发展起来的、平淡如水又紧密相连的情感和伴侣关系。
  • 占有型:在这样的爱里,彼此会认为对方“从属于”自己,对方的整个生命和生活都属于自己,会出现嫉妒等强烈的情绪。
  • 利他型:这样的爱接近我们认为的无私的爱,在这样的爱情中,付出爱的这一方不求回报。
  • 实用性:这是一种务实的或功利的爱,两个人在一起有实际的诉求,比如金钱、名誉或地位、生活中的互相照顾等。

这些风格之间有好坏之分吗?这其实更多看彼此对这段爱情的期待。比如,你期待与对方步入婚姻,而对方想要的是仅仅是愉悦(游戏型);你期待的是对方爱你本人,而对方想要的是你身上其他实用之处(实用型),例如赚钱养家或是生儿育女。这些不一致会使彼此都更辛苦。

看到这,我希望你试着回想一下过去的感情关系,试着找出彼此期待的爱是哪种风格,感情的破裂是不是因为彼此期待的爱情风格不一致,并且没有互相沟通调整。

接下来你要做的是,根据你的感受发现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然后逐渐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上。生命有限,时间就是生命。爱自己就要把你的生命投入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上。

所以,你要做的是回忆自己的过往,或观察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从而综合计算你的感受,如果总体感受是好的,那想做就做吧。

如果你期待无条件的爱,那要记得:你始终可以无条件地爱自己。

  • 我们在关注别人是否爱我们时,要关注三层意思:爱还是不爱、爱的程度以及爱的表达方式。有时候问题不是出在爱不受或爱的程度上,而是出在爱的表达方式上。
  • 父母之爱和伴侣之爱是不同角色的爱。对父母而言,你是房门外的孩子;对伴侣而言,你是房门里的那个成年人。
  • 每个人期待的爱情风格都不一样,要关注自己和对方所期待的爱情风格。

相爱与爱得舒服

爱就像一个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埋下的、怎么埋下的种子,是一个自然的、自发的过程,它不受控制,也不需要刻意做些什么。你没办法努力让自己爱上谁,你只能感觉到自己爱上了谁。

但是,当相爱变成一段关系,生根发芽的种子进入了成长阶段时,它首先要长成一棵小树苗,如果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保持下去,这棵小树苗最终会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相处就是种子种下后发芽生长的过程,而种子除了种下去之外,其他每个阶段都需要人和环境的共同努力。

有时候,爱不是输给了爱本身,而是输给了狂风暴雨,或是输给了某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一些人总是说,如果深爱就能克服一切。这原本应该是一句鼓励我们的话,现在却变成了对分手或放弃的人的指责,指责他们爱得不够深。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两个人即使爱得很深,人也依然只是环境中一个渺小而脆弱的存在。爱是伟大的,但相爱中的人各有各的脆弱。种子发芽后,成长时无法抵御恶劣的环境也是正常情况。有时候两个人看起来没有爱了,但等你往那个人的心里看时,很有可能还是能看到那颗爱的种子。

心里有爱,是爱的伟大之处;爱能成长,是人的伟大之处。

有句话叫:相爱容易相处难。

难的是什么?难的是齐心协力一起让爱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前文说过两个人在一起越久,彼此经历的变化就越多,这是生活本身带来的挑战。有的“变化盲视”就好比眼看着狂风暴雨即将到来,两个人却还无视阴沉的天空和吹起落叶的疾风,依然不给这棵爱之树遮挡与加固。而“背叛盲视”是什么?背叛盲视是明明两个人现在做的事不利于树的成长,却依然任其发展,比如进行冷战、忽视对方等。

爱在生活中成长,如果生活的舒适感下降,那么爱本身也好、相爱的两个人也好,也都会不舒服。当一个人总是默默地把这些事做了的时候,他其实是希望爱的人过得更舒服。

爱和相处的难点也在于感知这些琐碎的重要和意义,重视它们,用心做这些琐碎的事,也感恩对方每一次细小的付出。

即使伴侣不重视琐碎的事情也不感恩你琐碎的付出,两个人或许也能轰轰烈烈地相爱。但是在日益平稳的相处中,琐碎才是爱的日常,忽视琐碎就是忽视爱和爱的人。

当孩子长大后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那些对他人的要求感觉温暖和安全的孩子能继续传递这份温暖和安全,但对他人的要求感觉生气又慌张的孩子,即使提出要求的人不断变化,但只要这份生气和恐惧不经处理,那在这个孩子面对要求时,这份感觉还是会蔓延。

那怎么办呢?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回想那些场景,找到那个又委屈又生气的孩子,在脑海里回到过去抱抱他,告诉他一切都过去了,告诉他他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爱自己,他也会找到真正爱他的人。这个练习可能要做很多次,直到你能流下泪,内心感到真正的平静。

之后再回想一下过去的恋情,观察一下你当时的恋人对你的要求是大部分人在爱和相处中都会提出的要求,还是他以忽视和伤害你为代价提出的自私的要求。如果是后者,那分手其实是爱自己的一种选择;如果是前者,你可以把分手视为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先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有些人来说,他希望当他回家吃饭时,爱人在就那里,他能和爱的人拥有充满欢声笑语的生活;还有的人,他喜欢去世界看看,在追求的梦想时,他只需要知道爱的人在远方就可以;但对有的人来说,他希望每时每刻爱都在那里,当他想要找你时,他希望你总是在,当他追寻梦想时,身边就有你,或当你追寻梦想的时候,他也在你的身边。

看到这,我想你已经明白,爱得舒服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希望本节内容能给你启发,让你未来和对方不仅相爱,还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爱得舒服。

相爱常常是自发的,而相爱后的彼此能不能相处得舒服,是需要学习和努力的。

  • 想相处得舒服,就要珍视生活里琐碎的事情,因为爱在生活里成长,也在琐碎中成长。
  • 有的人排斥感情关系中的要求,不一定是因为不够爱,还可能是他对爱中的要求怀有恐慌。
  • 当两个人对一段感情关系的密度、强度和方向的期待一致时,相处会更舒服;如果不一致,就要及时沟通和调整。

变革中的亲密关系:建立自己的亲密规则

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是,爱对你而言是什么?

明明爱在现实生活里发展,也有很多人怀着现实的目标走入感情关系,但这个时代依然在提倡浪漫之爱,甚至高度赞赏浪漫之爱。

如果我们怀着对浪漫之爱的理解和憧憬走进感情关系,那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感情冲突和失望。如果我们面对冲突和失望时依然怀着对浪漫之爱的理解和憧憬,那冲突和失望本身就会让我们感到更失望。

为什么?因为浪漫之爱的观念有个暗示:爱是一种积极美妙的感觉。也就是说,提倡浪漫之爱,就是提倡感觉至上的爱情。当感觉至上时,面对感情关系中的平淡和消极的感觉,人会对这段关系产生失望和怀疑,这影响了我们对感情关系的满足感。当感情关系外的其他人带给我们积极美妙的感觉时,我们会以为自己遇到了爱情,这种想法容易破坏我们对感情关系的忠诚。

具身认知:是指生理状态与心理体验之间存在强烈的联系。如人开心时会笑,那么笑了人们会趋向开心。——编者注

而且,感觉其实很不可靠,很容易被外部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误导。心理学这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具身认知 ”就是在探究这个方面。具身认知会告诉我们,我们身体的感觉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想法和认知,“误导”也是影响的一种方式。

把爱看作一种行动,爱就是把自己的行动聚焦在可以增进亲密关系的事情上。我们在判断自己是不是爱某个人或某个人是不是爱自己时,应该观察我们的感觉,但更应该观察的是行动。比如观察这个行动是不是在增进亲密关系,当结果表明行动对增进亲密关系无效甚至在伤害亲密关系时,彼此有没有调整各自的行动?

爱要在行动中体现,感觉也是为爱的行动服务的。把爱理解为行动,既让人能辨别爱,也让人知道如何维护和发展一段感情关系。爱自己也是如此,爱自己不是始终对自己满意、始终积极地肯定自己,而是你始终通过行动关爱自己、发展自己,哪怕对自己感到厌烦甚至是失望,也依然带着这种感觉做出真正对自己有好处的行动。

第二个大问题是,什么样的人生对你来讲是有意义的?

很多人其实在按性别分工的模板生活,将自己的人生意义也建立在性别分工的模板上。

什么是性别分工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心中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应该是什么样的,感情关系中的男性和女性又分别应该是怎样的,也就是仅凭性别就对一个人做出相应的期待和要求。

性别分工给人带来的最大的困扰是,它给每个性别都安排了一个生活和感情关系的模板。这个模板像浪漫之爱一样给人提供了关于爱的错误的标准答案,如果你按照这个模板要求自己和对方,你们反而会离爱越来越远,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感情关系是不是有问题?怀疑恋人和别人的做法不同是不是代表不够爱?

对感情关系而言,性别分工造成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 第一个方面,当人们按性别分工要求自己时,也会这样要求对方。这样做看起来是为了自己和对方好,但实际上双方都会面临各种限制。比如,要求男性始终要赚更多的钱来养家并认为这理所应当的,那对方在同样的模板下,也会理所应当地要求女性照顾家庭和生养孩子。用性别分工来要求彼此,好处和坏处会相伴而行,并且缺乏可调整的灵活性。
  • 第二个方面,由于性别分工几乎是社会共识,相对小众的感情关系不仅会遇到群体压力,人们内心深处也会在比较中对爱产生怀疑。由于没有新的分工体系可以参考,人们还会感到茫然失措。这会影响人们对感情关系的信心和投入程度。
  • 第三个方面,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两性关系来说,分工模块与其他分工方式会形成一种混乱的竞争。什么意思呢?比如,一段女强男弱的关系中,当两个人都心生困惑或不满时,如果继续以旧的分工为参考答案,符合这个分工的温柔又顾家的女性和事业成功的男性就可能成为强有力的关系中的竞争对象,导致感情关系的破裂或出轨的发生。

那应该怎么办呢?有三个可参考的应对方法:

  • 第一个应对方法,正如浪漫之爱里说的,要把爱看作一种行动,旧的性别分工可以是行动参考,但不是答案。
  • 第二个应对方法,将自己和未来的伴侣当作独立的个体“人”,甚至只当作朋友,尊重彼此作为人的喜好和需求。
  • 第三个应对方法,尽可能结交一些具有多元价值观或更有包容心的朋友,他们会给你更多的勇气和明智的建议。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榜样。榜样就是,当你想起一个人或一件事,你的内心会涌起一种力量和希望,也就是激情。

除了看向他人,我们还需要不断回顾过往的人生,尤其是过往的成功和失败。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问问自己,你为此付出的一切是不是值得?如果成功让你觉得值得,那你人生的意义可能就藏在成功里,你可以接着去寻找。

除了成功,还要看失败。如果失败让你觉得值得,那同样要探寻值得的原因是什么?

对浪漫之爱和性别分工的推崇正在影响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建立。

  • 相爱时,爱的行动比爱的感觉更重要。爱自己也是,要用行动来爱自己。
  • 比起浪漫之爱和性别分工带来的模板,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什么情况下,可以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了

希望之前的内容已经陪你度过了艰难又痛苦的时期,帮助你从困惑和迷茫渐渐走向了清晰、坚定。

本节,我想和你一起展望下未来的新恋情。或许此刻的你已经有了开始新恋情的打算,甚至有了潜在的心仪对象,又或许你依然单身也没有打算开始新恋情。无论你处于哪种情况,本节内容都会给你启发,因为通过本节内容你既可以判断和引导自己的新恋情,也可以概括性地认识自己过去的感情关系。

虽然找到一个“又对又好”的另一半很重要,但更关键的始终是你自己。因为所有的“我爱你”的主语都是“我”,无论是爱的感受还是爱的行动,都是“我”在感受,都是“我”在行动。所以一段感情关系能不能成功又亲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我”是怎样的。

整本书很大篇幅都在引导你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而本节是概括性的一节,也是你可以用来不断判断自己的自我认识与发展有没有取得进展的一节。

什么是自我分化呢?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和咨询领域都被广泛提及,它由家庭系统治疗师莫瑞·鲍恩(Murray Bowen)提出。自我分化是指理智和情感在心理上的分离,以及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分辨和管理情绪与思维的能力。

自我分化包含两个条件:

  • 第一个条件,区分情绪与思维,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与思维,并能够不被任何一方控制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可以基于目标调动情绪与思维指导自己的行为。
  • 第二个条件,能够保持自我独立,同时又能与他人建立健康的情感联系。

那好的自我分化是怎样的呢?当小A拥有好的自我分化时,他可能会这么做:

  • 暂时隔离前任和父母对自己的消极影响,重新全面地接纳自我,尤其是接纳自卑和不完美的自我,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建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 分析父母或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对亲密关系的影响,试图理清和减少消极的影响。
  • 询问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明确自己在亲密关系上的追求和打算,比如想要怎样的与伴侣和相处方式,不想要怎样的与伴侣和相处方式。
  • 重新分析判断前任和现在的朋友,决定要不要和他们保持联系,以及保持怎样的联系。明白即使说清楚自己的心意可能会失去前任和朋友,也依然怀着真诚的态度和对方沟通。因为小A希望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能过上真诚且有意义的人生。
  • 停止和父母争吵,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人生打算,能够坦然面对父母暂时的失望和指责并依然坚持自我。
  • 最后,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出发,为自己制定新的行动方案。

通过之前的内容,你已经重新认识了爱和感情关系,知道了爱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动。以及在一段感情关系中,除了爱,我们还要关注彼此的需求和爱情风格,平衡双方在感情关系中的权力和相处方式。

心理学公认的是,当双方的依恋类型都是安全型时,感情关系最为稳定,其次是至少有一方是安全型。因为不同依恋类型的人会对相似的特质呈现截然不同的看法,安全型的人的看法会更积极。

举两个例子。如果你属于回避型,·

  • 安全型的人会这样描述你:独立的、谨慎的、注重隐私的,只是有时会有点矛盾。
  • 焦虑型的人会这样描述你:冷漠的、自私的、害怕承诺的,让人捉摸不定的。

如果你属于焦虑型依恋,·

  • 安全型的人会这样描述你:忠诚的、担心的、热烈的,渴望承诺和稳定的。
  • 回避型的人会这样描述你:粘人甚至缠人的、夸张的,要求多甚至是让人困扰的,迷信承诺的。

另外,如果不是因为过去的延续,而是眼前的人确实让你感受到了爱和憧憬,那么即使对方不是安全型的人,也不代表你们没机会拥有幸福长久的感情关系。只是你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然后分清楚自己的感受和行为有多少是因为对方产生、有多少是因为自己产生。

举个例子,当一方出差时,如果另一方感到焦虑,那要问自己这个焦虑是因为自己是焦虑型的人还是因为对方的某些行为确实让人焦虑。比如原本联系很紧密,在出差时突然杳无音讯,如果是后者,那你需要表达感受后,与对方商量一下调整行为;如果是前者,你也要坦诚地表达感受,同时告诉对方,现在怎么做可以让你的感觉好一些。

总结一下,明确双方的依恋类型可以让你大致判断出你们未来的相处状态,如果预判的状态让你觉得这不是你想要的,那你可以及时做一个对自己更好的决定。如果你决定和对方在一起,那依恋类型能为你们的相处方式提供建议,让你们更明白彼此的特征和需求,也更明白怎么做能让两个人相处得更舒服。

现在,你还需要再次运用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也就是我在上文中提到过的爱由亲密、激情和承诺三个元素组成,三者都有时爱便是完整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很难同时拥有三者。我们现在要进一步从这三个元素认识爱情,你要观察自己和对方的爱分别包含了哪些元素:·

单纯的亲密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你会感觉很喜欢对方。A单纯的激情是一种十分热烈的感觉,近乎迷恋,你会想要一直紧密地靠近对方

单纯的承诺没有任何温度,就是一种形式化的承诺。

两两组合时呢?

  • 亲密+激情=浪漫之爱。这份爱更集中在当下彼此间的感觉,没有更长久的打算。
  • 亲密+承诺=同伴之爱。这是一种十分安稳的爱,对于渴望安定的人来说,这份爱让人感到温暖,但是对于渴望浪漫的人来说,这份爱可能会显得过于平淡。
  • 激情+承诺=愚昧之爱。也就是说,虽然两个人的感情很热烈,但缺乏亲密而稳定的感觉,承诺并不可信。因为承诺很可能因为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什么意思呢?你要观察彼此对感情关系本身是否具有同样的激情、亲密和承诺。如果都有的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论你们和谁在一起,你们对感情关系本身都会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会投入行动,这是你对爱情本身的信仰。

也就是说无论你们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无论你们是单身还是在一段关系中,都始终对生活有稳定的热情和温暖的态度,并且无论自己在什么境况下,都会对生活怀有憧憬并积极投入。为什么这也很重要呢?因为两个人能否走得长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彼此把生活经营得怎么样,爱生活的人更有可能长久地爱别人和感情关系本身。

最后,无论接下来的你是准备修复一段之前的感情关系还是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关系,或是保持单身,我都真心祝愿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不惧伤害、始终成长。希望你在感受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时,也始终能感受到它们的意义和价值。

真心祝福。

什么时候是开始一段感情的好时机呢?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我分化的程度,其次是两个人在感情关系上的匹配程度。

  • 好的自我分化意味着:第一,能区分情绪与思维,并且用情绪与思维指导自己的行动;第二,能保持自我独立,同时也能以真实的自我和他人建立联系。
  • 有时候,是各自的依恋类型决定一对伴侣如何评价对方。
  • 除了彼此的爱之外,一段感情关系是否能成功、幸福,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彼此对爱情和生活本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