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与假性亲密
孤独感
亲密的对立面是远离,是一种蓄意的抛弃和孤立,如果有必要,就会去摧毁感觉对自己有危险的人和事。
这种摧毁未必是完全一个人生活,再也不和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是即使身处一段关系中也依然存在的一种孤独感。孤独是一个深邃的词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和存在孤独。而无论哪种孤独,其根本来源都是无法确定自己是谁,也无法感觉到真正的自己。
人际孤独就是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寂寞”,比如身边没有亲密的人陪伴,缺乏适当的社交技巧,或是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遇到严重的冲突感受,这些都会使我们感受到人际孤独。也许自己一个人独处时还挺舒服,但一旦进入人群,就会找不到方向,变得焦虑和不安,所以人际孤独主要是指在关系中体验到的孤独。
我常常在人数众多的聚会中感受到这种孤独感,我能明显感觉到当下的大团体被迅速分裂成了几个小团体,大家各自聊天。那一瞬间,我觉得这个聚会的意义消失了。我的旁边坐满了人,但我全程只能和坐在我右边的人进行深入交流,有些人我甚至没有和对方有过任何眼神交流。想到这里,孤独感随之而来。但我注意到现场有非常具备社交技巧的朋友,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变更自己所处的小团体,最终能够和每一个人都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我相信他大概没有感受到像我一样的人际孤独。
但我想,即使也只是像我一样只和聚会中的少数人深聊的人,也未必会体会到孤独感,因为他们可能很清楚自己是谁,所以很满足于只和少数人进行深入沟通。而我似乎还没有那么确定,这种不确定也是从青春期就开始感受到的一种状态,这也是我至今还未完全实现整合和同一性的部分。我有时很健谈,有时很沉默,似乎也没有固定的规则,在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中,人际孤独是我常常能感受到的一种体验。
心理孤独是指人把自己的内心分成几个部分的过程,即使没有处在人群中或者一段关系中也能体验到的孤独感。比如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或者产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体验,心理孤独的人会迅速隔离情绪,不让自己去了解这个情绪的来龙去脉,也不想让自己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和处理这种情绪。这其实是很多人采用的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策略,可能是因为早期面对情绪时,有过自己难以承受的不愉快的体验,或是在家庭中学习和模仿了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所以会倾向于用压抑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情绪。
但情绪是一个能帮助我们作出判断和决策的很有价值的线索,因为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理性来处理的,所以如果这种心理孤独的程度较高,那么我们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敢表露自己的判断,我们的潜力就会被埋没,自己和外界之间就竖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城墙。继续发展下去,这道墙不仅隔绝了我们和外界的沟通,也阻隔了我们和自己的沟通。最初我们可能只是感觉到情绪,然后压抑了下来,但后来可能连感受情绪的能力也逐渐消失了。这样一来,在我们的自我中就会缺失一个很重要的负责感知的部分,整个人的生活会变得单一而僵硬起来。
我常常在男性来访者中观察到心理孤独的存在,在要求男性刚强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压力之下,很多男性被迫学会了用压抑情绪的方式来处理情绪,逐渐把自己置于一种心理孤独的状态中,并且一度认为这样是最安全的。但随着要面对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感情,只有理智是无法帮助一段亲密关系长久建立的,所以会遇到危机和困难,于是无奈地通过心理咨询寻求帮助。但做心理咨询就是要释放压抑的情绪,去表达和暴露,这对很多男性来说,是异常困难的,相比于女性来访者,他们往往很容易在咨询中逃跑,回到自己本来觉得安全的心理孤独中。但这样一来,由心理孤独带来的问题也一并被搁置了。
我还注意到一种发生在女性身上的矛盾心理,似乎也在无意中加重了男性的心理孤独,那就是很多女性似乎对男性有这样一种组合要求,既要非常阳刚、有男子气概,同时也要特别懂自己的心思,哪怕自己不说,对方也要能够猜到。这其实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我们对“有男子气概”的定义似乎就排除了“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一部分,一方面既希望男性不要表现出自己的脆弱,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发生的任何微妙变化。要知道,后者的能力需要“不那么有男子气概”才能做到。如果一个人在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还能够敏感地感知到别人的情绪,这无疑像是在要求一个母语是中文的人,在完全没有学习过外语的情况下,就会说一门外语。
但这个社会对于男女性别的区别对待意识是一个长久以来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的、持续的努力才能真正消除。如果我们都能更多地用“人”的眼光来看待男性或女性,每个性别的优势和潜力都能更加有爆发力地发挥出来,而不是各自陷在“男性就该如此”或“女性就该如此”的框架里,无法摆脱。
除了刚才提到的人际孤独和心理孤独,我们还需要了解一种孤独——存在孤独。存在孤独是指,即使在完满的人际关系中或高度自我整合的状态下,也依然会体验到的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是一种终极的、在任何生物之间都存在的、无法跨越的鸿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完完全全的感同身受”“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感受到另一个人在某个经历中所体验到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向外界索求那个终极问题——“我,究竟是谁”——的答案。
如果有亲密关系的陪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在独处时是舒适自洽的,那么至少我们能够在人际孤独和心理孤独中幸存下来,而存在孤独可能就是一个我们在接下来的人生中要一直去探索的目标。
假性亲密
我觉得人类有一个比动物“厉害”的地方是,我们有自我欺骗的本能。“厉害”在这里是个悖论,一方面这种自我欺骗的本能可以从心理上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它也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错误的模式,反过来伤害自己。
前面提到的那么多种类型的孤独感,如果一下子全部涌来,想必很难承受,所以我们不会就这样彻底崩溃或者放弃自己,而是会迅速找到一些假性亲密关系来避难。
假性亲密关系的概念目前在心理学上还不是那么成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事例来理解它。
事例一:如果……就好了。很多人在感情中是依赖一种幻想来维持关系的,所以当所处的感情有一些难以忍受的问题时,常常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劝慰自己,比如“如果结束异地恋就好了”“如果结婚了就好了”“如果有了孩子就好了”……因为无法忍受关系结束带来的孤独感,所以就在脑海中编织了一个关于未来的想象,企图合理化当下的关系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事例二:这就是我要找的人,所以对方怎么样都可以。如果对于恋爱的幻想在恋爱之前就已经产生,那么当一个外形上或感觉上符合之前既定幻想的人出现时,就会马上套进自己的故事,然后试图把接下来相处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都以这个故事为蓝本进行理解,甚至会一次次地原谅对方犯下的挑战你底线的错误。
事例三:有,总比没有好。因为忍受不了一个人的孤独,所以对另一个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不那么重要,只要有一个人在身边就好。至于对方的需求,自己是疏于在意和关心的,且内心不会产生太多的内疚感和亏欠感。
我相信大家应该还可以想到很多这样的关系类型来理解假性亲密关系,因为一个“假”字就已经勾起了很多回忆或想象。总结来说,我想试着给“假性亲密关系”下一个通俗易懂的定义,那就是假性亲密关系是一种不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感受到对方的存在为前提,而是基于某种历史的心理缺失开展的,一段以自我保护为目的的关系。这种关系并非一个人主动愿意走进的,很多时候其实是被动的,甚至带有强迫性质进入的,到这种程度的假性亲密关系,说明历史的心理缺失已经严重到自己无法控制的程度,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
但是假性亲密关系就一定要改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是否要做任何改变,还是参考我们一直以来的原则,如果你认为困扰了你的生活,严重影响了你对自己的人生期待,那么你自己可以决定是否改变。而且任何关系中,完全实现双方都坦诚地认识自己又认识对方的完美状态,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都会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和防御,如果真的让自己的意识用“裸奔”的方式在人际关系中出现,才是不太合理的现象。比如有些人交浅言深,就会让人有不适感,就是在人际关系的相处中,没有考虑不同情况下的人际距离是不同的。
那么除了恋爱的关系,其他关系是否也存在假性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所有基于感情建立的关系,都可能存在假性关系,比如友谊。有很多友谊的性质,其实是工具性质的,比如我在之前的内容中提到的朋友就是用来陪着上厕所的那个例子,就是一种假性友谊关系。一个真朋友离开了,我们痛苦的是这个人本身,但是假性友谊结束了,我们也会痛苦,但是痛苦的可能跟对方这个人没关系,而是自己又要开始孤独了。所以假性关系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处在关系中的人的自恋水平比较高。在心理学上的自恋在之前的内容里有提到过,代表的是自己在思考问题时,对象只有自己,比如自己是否快乐、自己有什么需求、自己是否难过,等等。但是对于处在关系中的另外一个人,可能完全是没有考虑的,甚至是把对方作为满足自己某种需求的工具。
希望大家通过这部分内容能够对假性关系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警惕性,因为它会让我们在无数令自己不满意的关系更换中,一直重复一样的错误。